2009-12-21

人因科技 - 魔力影音霸 DB200 播放機

每個禮拜五和同事去吃 Burger King,常常都會討論當下流行的影片內容,或是好用的影音播放設備。因為像我電腦就在電視旁邊的人並不多,眼看有那麼多下載的高清影片、家裏又漸漸都換成高畫質的液晶電視,怎麼把這些影片拿到客廳的電視播放變成一大課題。很多人家裏都會有台 DVD Player,加上光碟片容易傳遞散佈,主流的方式還是燒碟,先來轉檔、燒進光碟片裡,就可以丟進 DVD Player 來看(左右鄰居還能互通有無)。但,轉檔耗日費時,高清影片還會被強迫犧牲降轉品質、燒碟還要浪費片子,看完即扔還會傷害這個地球,看電影要這樣實在是太麻煩。如果不用光碟,這些檔案除了接電腦在螢幕前看外,要輸出到電視上,最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是有一台接在電視旁的播放器,支援各種視訊和音頻介面,然後配備遙控器,就像操作 DVD Player 一樣,而它不用吃光碟片,直接使用記憶卡、外接 USB 或硬碟,就能播放所有下載的多媒體檔案(包含音樂、照片和影片),兼顧便利和彈性,又能支援各種媒體,把電腦的檔案直接用電視來播放。

自己用電腦看影片其實很無敵(而且我有無線鍵盤滑鼠),但,家人並不會那麼蠢把電腦搬到電視旁,就只為了看影片!就算如此家裏還是 CRT 電視,電腦也不能直接輸出!但需求來了,某天老媽突然想看廣告得很兇的世紀災難大片,依照慣例,我要先轉檔、燒片、弄好 DVD Player,老爸老媽才能在客廳沙發上看電影。這時候阿米剛好也在問,因為姑姑想看本屆的金馬大贏家電影,無奈早下片了,不用電腦,有什麼辦法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在姑姑新買的 1080 液晶電視上播放?此時想起同事常在討論的播放器,舉凡兆赫「藍光劇院」ZP-520T &「藍光奇機」ZIN-5005HD、宇瞻「數位 Fun 映機」AL460、WD TV賽點 A6,隨便買個一台就能滿足,但時下這類播放器實在是太多,什麼格式、解碼又不一定都齊備,懶得做功課的我直接求助於老闆,搜尋後給了我一個連結:人因科技的魔力影音霸 DB200(一樣有開箱介紹文),除了時下影片格式都支援外,還有內建一台讀卡機,外型和介面都還不錯,隔天和阿米討論完,沒再做什麼功課,直接上 PChome 24H 訂貨就敗下去啦!(網購多送一條 HDMI 線,還有一個小贈品..)

因為這主要是「孝親機」,不用內建網路搞什麼遠端存取(客廳也沒網路線),把檔案 Copy 到隨身碟來插拔就好。另外照片的播放也很重要,因為爸媽不會用數位相機,要看照片只能洗出來、或靠我們用電腦放出來,如果有讀卡機,插相機記憶卡就能用電視看照片囉。一些台語歌 MP3 也能透過播放器用電視來聽,對 3C 不熟的爸媽也可以操作。最後因為家裏還是用 CRT 電視(連色差都沒有),基本一定要有 AV 輸出,未來如果升級電視,HDMI 還可以沿用。熟悉 3C 產品的人都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的產品(慢慢等吧..),這玩意沒 DTS 解碼、沒網路介面(自然不能上網,不能網芳存取,不能看網路相簿、Youtube,不能 P2P 下載)、沒內建儲存媒體(都靠 USB 外接或讀卡機),走的是低價簡單的路線,接上訊號線、插上電源,馬上就可以用了。設定上唯一要檢查的就是視訊輸出格式,像 CRT 就選 NTSC、接了色差或 HDMI 就看要 480P, 720P or 1080,設定一次就好了。字幕 (Sub-T) 的問題,可以切換編碼(繁體中文或 Unicode,字幕出亂碼時來這調一下)、調整字幕位置和大小(老人家要看大字幕),其他操作就像一般播放機,能播放、停止、快轉、暫停(中斷關機下次還能接續播放),比操作電腦簡單多了。

回應: 1

 

2009-12-16

VGA Box HDMI-2V 高清視頻轉換盒

之前提到重返 MOD 懷抱後,除了可以讓阿米練習英聽的教學頻道,三不五時我也會轉去看一下高畫質節目。Logictech 的萬用遙控器雖然解決了我一堆遙控器之間切換的問題,但,訊源切換卻變成我最大的困擾。問題是這樣的,我主要的視聽顯示器,是多年前購入的 30 吋 Kolin 液晶電視,趁降價的時候和老哥去大賣場搬的,當時是以六萬塊的價格入手,但規格和功能在國產品牌來說也算一時之選。30 吋對我縱深不夠的客廳來說大小剛好,輸入介面支援很多,包括 RCA, S-端子, D-Sub (VGA), DVI, 還有兩組色差 (YPrPb & YCrCb),解析度也到 1366x768 (720P, 偽 HD),當時買新電腦沒錢買螢幕之際,電視還拿來頂做電腦螢幕好一陣子。雖然後來有敗入電腦螢幕,但為了看影片,我的電腦設置了雙螢幕輸出,可以一面上網、又不影響影片播放。但加上 Wii、DVD Player、還有 MOD,我電視的輸入介面不夠用啦!其中,電腦佔用了 DVI,Wii 搶走了 YPrPb 的色差,DVD 可以用 YCrCb 的色差(反正沒在看,後來也收起來了),那.. MOD 哩?新的 MOD 205 雖然支援 HDMI,但電視不支援,難道要切換時手動插拔色差?為了高畫質當然不能用 RCA or S-端子啊!看來要找轉接盒做色差輸入的切換了!

在網路上 Google 了半天這類的「色差切換盒」,大多是簡單的機械構做線路切換,品質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高畫質就糗了),電子的裝置又好貴,後來靈機一動,不是還有個 D-Sub VGA 沒在用?那來個色差轉 VGA 好啦!結果搜尋過程發現,有鑑於次世代主機的高畫質輸出,阿宅們搶不到客廳電視、或就只能在房間宿舍享用,於是以遊樂器接電腦螢幕的需求大增,因此「給遊樂器用」的 VGA 轉換盒很多(單純的轉接頭是行不通的,有類比數位信號轉換的問題,不是接頭合就行了)!其中,XBox 360 & PS3 都支援色差和 HDMI,Wii 最好也有到色差,坊間於是出現 HDMI/色差轉 VGA 輸出的轉換盒啦!雖然我沒次世代遊樂器,但這類盒子總算能解決我電視訊源接頭不夠、或訊號轉換的問題!

轉換盒本體,大概比一般 2.5 吋外接硬碟再小一點,除了變壓器外還附一條色差輸入的轉接線

2009-12-13

待讀書籤 - Read It Later

還記得以前介紹過一堆網路書籤的服務,像是美味書籤黑米Bloglines,可以依習慣收集和整理各種網路的連結和文章,依程度分不同的服務保管,後來都習慣用 RSS 閱讀器訂閱文章,又搬家改用 Google Reader 後,以上一堆的網路書籤服務大概都沒在用了。Reader 裡看到不錯的文章直接標註「星號」,有收藏價值的貼到 EverNote 網路筆記本永久保留,這樣單純多了,能夠保存也方便隨時取用和閱讀。但當 Google Reader 的訂閱量和未讀文章爆增,看到不錯的文章卻沒時間好好拜讀,單純標註星號、又會把好文和未讀文章混在一起,如果遇到非 Google Reader 訂閱的網站文章,也沒星號可以用!我需要的應該是一個能標記「等待閱讀」文章的機制,而且要整合瀏覽器、能與每台電腦同步,閱讀完還方便收藏(或丟棄),這樣才能更有效管理每篇好文章、彈性調配時間閱讀,需要時還能很快地找到。

其實很多網路書籤服務都能做到類似的事,但說實話,像 FunP黑米這類網路書籤,結合了分享和社群的功能,太強大反倒讓單純書籤連結整理的工作複雜化,只想暫時保留某篇文章,還要登入敲密碼、分類、定義標籤(還有啥評分、推薦、註解之類的),雖然有些可以不填,但光跳出介面看到就嫌煩了!整理過事後要找,一樣要登入服務、找到「我的書籤」、找對分類或標籤才能看,點入後有些還用 iframe 嵌入的瀏覽模式,要選原始網址跳轉才能看到全文(到這就昏頭了..),要收文很囉唆、要看又不方便,更多時候其實不想和網友分享我的瀏覽和書籤、去貢獻 Web 2.0 的內容,所以即便我註冊試用過不少網路書籤,卻沒一個持續有在用。另一個作法是借助瀏覽器,像阿米習慣用 Firefox「保留未關閉分頁」的功能,每次打開瀏覽器,就一併開啟一堆還要看的網頁,可是這樣會拖慢瀏覽器的開啟速度。如果把文章拉進書籤或「我的最愛」,又會有不同電腦不同步的問題!雖然也有裝 Xmarks 書籤同步的服務,不過單就一篇未讀文章、還要手動管理書籤的新增、刪除和分類(還有同步),也是很麻煩滴。類似的問題在我手機上也遇到過,後來改用一套 Android 上的海豚瀏覽器 (Dolphin Browser),針對此需求在 Start page 裡有多一個「Read It Later」的分類,類似書籤,未讀或待讀的頁面可以先丟到該分類裡,有空讀完後再去處理分類收錄或丟棄的問題,概念很不錯,印象中 Firefox 也看過類似的套件服務,於是回過頭來找相似的 solution。

用這個關鍵字馬上就 Google 到 Read It Later 這個給 Firefox 用的 Plug-in(這有官方版介紹,也有開放 API、支援 iPhone)。操作很簡單,裝完 plug-in 後的 firefox 在網址列會有個「勾勾」按鈕,任何看在的文章點一下(若是連結可以按右鍵),就可以被收入「待讀列表」裡,再點一下紅色勾勾就算讀完啦,要看待讀的文章列表,點工具列的按鈕就會 Popup (或在側邊列顯示)所有等待閱讀的文章,所有操作點擊一兩下滑鼠就能搞定,實在夠簡單(偷懶)了!背地裡其實 Read It Later 還是用 Firefox 的書籤功能,原理很簡單,一旦標註「待讀」,它就幫你自動 Bookmark 到一個固定的書籤目錄內(可以自訂),一旦讀完就幫你刪除,這些待讀的書籤能被同步到網路上(能自己選定帳號密碼,不註冊也可以用隨機產生的),能在任何地方用網頁存取,也可以在任一台自己的電腦同步使用。

2009-12-10

台中新社二日遊

旅展前阿米就和幾個朋友醞釀要一起出去玩,趁著旅展的促銷,訂了幾張「文華道會館」的住宿券(還多ㄠ了一人一份下午茶),敲定時間台中之旅就成行了。這次商請 Bala 先生開著家裡的七人座商旅車,一行六人禮拜六一早直接殺到台中去,行程中除了蠻常去的逢甲夜市、一中街商圈和東海大學外,當下又決定要去新社花海湊熱鬧。

擺脫北部的乾冷氣候,到了台中一整個像夏天,真是適合出遊散步的天氣啊!途經台中火車站突發奇想去「二十號倉庫」看看,坐了兩個小時車的乘客們可以下車走走先舒展一下手腳。二十號倉庫位於台中火車站後站旁,利用荒廢的貨運倉庫改建,變成一個藝術創作和展示的空間。而所謂的二十號倉庫園區,其實是由舊有火車站編號 20-26 的倉庫組成,其中的「二十號」有主展場、咖啡廳和創意商店,而其他倉庫分別有劇場、工坊和藝術家的工作室,園區不大就座落在鐵道旁,隔著柵欄就是台中火車站的月台,信步在舊磚房和鑄鐵雨棚的倉庫旁,雖然和華山創意園區景觀大異其趣,但卻有類似的藝文氣息(不過怎麼文化園區都要蓋在荒廢破舊的地方哩..)。

二十號倉庫的咖啡廳門口、倉庫園區一覽
20091205 120116 20091205 122915

散完步肚子也餓了,一行人直接轉戰一中街小吃當午餐~路上 Google 了一下,著名小吃有打餅舖烙餅、偈亭火鍋、胖子雞丁、王印製麵的麻辣乾麵、一中豪大雞排、8 兩碳烤雞排、阿月紅茶冰、豐仁冰..等超多的,沿著一中街前進差不多都碰得到,結果...才一塊一中豪大碳烤雞排、和一杯阿月凍檸飲,就擊沈了我和阿米!邊吃邊走,阿米發現這還真好逛,衣服和飾品大概都比東區公館便宜個兩三百,樣式也很多,一陣血拼後阿米和姊妹淘們還在路邊討論起戰利品來哩!小逛完商圈,一行人趁空檔去東海大學走走,原來假日我們這等鄉民的車是不准進入的,在對面停好車,走進東海的校園,遙想到上次來這,好像是和溫姓友人下來「投靠」還在這唸書的旺旺友人、那次的東海流浪之旅啊?校園內靜瑟優美的景色依舊,但一轉眼似乎是十年前的事了耶!到東海當然要去地標「路思義教堂」拍照留念一下,流連片刻,沒時間散步到牧場那,我們還要趕著去文華道會館 Check-in、享用ㄠ來的下午茶哩~

東海大學的步道、東海的地標大教堂
20091205 150507 20091205 152255 20091205 151257

2009-11-28

萬用遙控器 - Logitech Harmony 688

前幾天在網拍衝浪的時候,選定了要敗的商品,下單前順道看了一下該賣家的賣場,看看有沒有什麼神奇的雞絲可以一起敗的,因為集購可以省運費~結果不看則已,一看給我翻到一台羅技的萬用遙控器:Logitech Harmony 688,價錢相當合理 ($1,200),實在是讓人好心動啊!當下遍尋 Google 關於此遙控器的開箱文或心得,很不幸地,能找到的資訊相當有限(最多有個國外的 Review),大概看了一下外型和規格介紹,沒想太多也就敗了,隔天到貨後把玩了一下,發現這實在是方便的好物啊!

回想當年剛搞定客廳的視聽設備時,除了液晶電視、DVD Player、王姓友人饋贈的擴大機,後來又辦了 MOD,四樣視聽設備就有四台遙控器,看電影、看電視、打電動之間切換時常手忙腳亂,一堆的遙控器常丟得滿桌都是(偶爾還有冷氣、暖風機和電扇遙控器會出來亂)。當下就在尋訪有沒有無敵的萬用遙控器,能夠幫我整合所有電器裝置。其實這類玩意到處都是,光大賣場都可以找到一堆,有的是內建紅外線代碼,回家裝電池切換一下就能用,厲害一點的號稱能夠學習。後來找了一些不是質感太差,要不程式化的介面太難用,好看好用的東西價格又非常高貴,遲遲買不下手。搜尋過程注意到專做週邊的羅技,在這個領域上也有不少產品,而且還有專用的副品牌 Harmony Remotes,甚至有人尊為「萬用遙控器之王」!除了質感和外型,後端的支援和學習功能也十分強大,據說羅技有維護一個資料庫,網羅世界上數十萬種電器遙控器的代碼,透過電腦軟體上網下載,甚至能做到不需學習馬上能用!也因為功能強大,大多 Harmony Remote 都會帶一個 LCD 螢幕,供資訊和自訂功能的按鍵使用。聽起來很棒是吧,不過台灣羅技並沒有引進這系列商品,再看官網的售價、或是網路換算後的價錢,見鬼了,一隻架上的遙控器動則三五千,頂級還要上萬塊,這誰買得下去哩!隨後就放棄尋找無敵萬用遙控器的夢想了。偶爾心血來潮去找這類資訊,看到的是系列產品推陳出新,價錢還是超級貴、還配備彩色 LCD 甚至觸控螢幕 (Sunwave 的還可以自己「畫」按鍵在螢幕上供觸操作)!而那些舊型號商品不是降價,而是直接停產消失,想買簡單、便宜一點的舊款都很困難(3C 展品的宿命)。如此華麗的遙控器,連帶犧牲的是電池續航力(有的還配備外接的充電座),沒了傳統遙控器的手感和轉台的快感,搞成這樣光想就很沒力啊~

這次網拍發現的 H688,大概是羅技 Harmony 五年前的「古老」產品,用四號電池,單色陽春的螢幕,維持人體工學的手感,這才是遙控器的原樣嘛~打開包裝卻讓我一陣錯愕,原廠只有一條 USB 線、簡單說明、一張光碟,沒了?要怎麼操作設定和學習啊!接上 USB、半信半疑地丟進光碟片安裝,啥?還要上羅技去「註冊帳號」,吼,頭都洗了,只好耐著性子乖乖照指示做,緊接著又發現設定軟體太舊需要更新,以上步驟都做完後,這才開始設定裝置。我目標新增的裝置是電視、擴大機 (AV Receiver) 和 MOD (Set-Top Box),DVD Player 已經被電腦取代收起來了,選擇種類後,要選擇品牌和型號,令我驚訝的是,電視、擴大機甚至 MOD,廠牌型號資料庫裡還真的都有!除了擴大機要多花點時間調整和學習外,電視和 MOD 九成以上的功能都備妥,同步到遙控器上馬上就能使用!自訂按鍵的功能十分強大,加上紅外線學習,差不多整個遙控器功能都能被複製過去!更重要的是,即便遙控器上按鍵數量不夠(其實有 57 個),也還能加到 LCD 選單裡,做到所有功能都滴水不漏。觀察一下該設定軟體的行為,喔!原來羅技要你註冊帳號的目的,一方面是幫你把所有遙控器資料「同步」到伺服器裡,就算你新舊遙控器都丟了、或是買新的 Harmony,都不會遺失這些電器的遙控功能(這也是一種「遙控器備份」)。另一方面你學習過的遙控器紀錄,經篩選調整也會被收集起來,被拿去壯大羅技自己的資料庫!

回應: 6

 

2009-11-24

再續前緣 MOD

三年前把網路從 ADSL 升級到光纖時,抱著嘗試的心態,一併申辦附掛 MOD,想說一個月多幾十塊,能讓當時還沒裝第四台的我,多一堆電視頻道可以看,所以在搞不清楚的狀況下也申裝了。裝完實際使用,發現頻道實在太少,選台還會卡卡的,就算要花錢隨選下載,影片的畫質也實在是不行,所以沒多久就束之高閣,期滿馬上就拆掉退租,對這玩意的評價實在是不大好。最近突然社區管委會貼出公告,說中華電信要來敝社區推廣光纖和 MOD,想用「團購」的方式邀集住戶們壓低價錢,只要分別湊到一定戶數,就有三種不同級別的組合優惠,隨便一看,哇!最低門檻光纖搭配 MOD 都比我現在單辦光纖還便宜哩(Now 線路費 $500 + 網路費 $490 = $990),也就是說,像我這種光纖的原用戶,只要加入該優惠方案、多加裝個 MOD,每個月的網路費還能省個幾十塊到一百多,沒事辦來放都可以更便宜,那當然義無反顧要來裝囉~

上一次辦 MOD 用的是 Asus 貼牌代工、機種 MOD203 的舊型號,退租沒多久就聽說 MOD 升級了,不但內容更豐富、還支援高畫質 HD!當天到樓下大廳中華電信的說明會瞧瞧,實際測試高畫質頻道,哇賽!1080i 真的是讚啊!偷看一下機上盒,也升級到 MOD205 的新機種(遙控器是 MRC25),除了小時候用的 AV/S-端子,還多了色差和 HDMI!看來申辦是勢在必行了,不過眼花撩亂的訂閱專案實在是搞不懂,現場的說明人員雖然都很親切和熱情,不過專業有一點不夠,現場還要自己花點時間去瞭解。原來隨選影片的功能還在(和租片很像,想看哪部就花錢挑那部來看,看多少收多少),多了一種「包月制」的,像是「精選 69」、「戲劇 169」或「動漫 199」,這是當月讓你根據主題隨選看到爽,隨選內容由 MOD 決定,每個月要多付一筆包月費用 ($69, $169 or $199)。除了隨選影片外 MOD 還有一般電視頻道(所有頻道表在此),包含原來凡善可陳的十幾個免費電視頻道,另外爆增了一堆「付費頻道」!這些頻道本著讓使用者「隨選訂閱」的原則,一樣可以只挑選想看的來付費!舉個例子,一般申辦第四台有線電視,奸商會一口氣灌給你近百個頻道、然後狠敲個一筆費用,即使只想看其中十分之一的頻道,費用「當然」不能只繳十分之一的錢!而 MOD 隨選的原則一樣是讓使用者決定,訂閱一個頻道從五塊錢到一百五不等(嗯,最貴的當然是右上角有彩虹標誌的),那些你不看的頻道,不但不用多花錢,甚至也不會出現在你的頻道列表中。類似包月制優惠,MOD 一樣有「套餐」,像「黃金套餐」、「福斯套餐」或「甜蜜蜜套餐」,同樣每個月繳套餐費,就等同一口氣訂閱了指定主題的付費頻道。(搞好久才知道「包月」和「套餐」雖然都是每個月多繳一筆費用,但其實是不一樣而且獨立的優惠組合,而且上線後在 MOD 系統裡一樣可以變更..)

MOD205 的正面,左邊依序有麥可風插孔、USB Port、和右邊的讀卡機(以下照片都是引用自小工業設計員 Blog 的這篇 MOD 文章

回應: 3

 

2009-11-11

新埔柿餅節

週末天氣很不錯,最適合戶外踏青了,不過熱門景點一定都擠滿鄉民,光想到出遊的興致就軟了。所幸阿米總能從姑姑或其他人那找到一些鮮為人知的私房景點,甚至連路線都還有規劃過,不但沒有擁擠的人潮,甚至連塞車都碰不上,這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出遊規劃。這禮拜去的地方是位於桃園新竹交界的新埔鎮,當季新興的節慶是「柿餅節」,據說曬柿餅黃澄澄一片的景色很漂亮,當下就出發去一探究竟啦!之前去過新竹的北埔老街,除了道地客家小吃外,當時也發現附近的特產就是柿餅。這次要去的新埔鎮,正是全台聞名的柿餅重鎮,當季山裡種了很多結實纍纍的柿子樹,在地還有不少柿子的加工廠,除了最新鮮的柿餅,有機會還可以直擊柿餅的加工過程。所以雖然新埔鎮公所在義民廟那有舉辦一些熱鬧的試吃和宣傳的柿餅節活動,但討厭人多的我們沒去共襄盛舉,目標反倒是往山裡面去。

「照例」是睡飽到快中午才出門 XD,中餐是在「豫章坊」解決的。豫章坊是一間由百年歷史三合院古厝改建的客家餐廳,店內的擺飾相當古色古香,背後山坡則是一整片的柑橘果園,一整個就是鄉下樸實古早味的感覺。吃完道地的客家菜,我和阿米沿著休閒步道到後面的果樹園散步,季節雖還沒到但果樹上已經結滿柑橘(還沒熟),當季來這邊採果應該也很有樂趣(不過散步期間還碰到大蛇,嚇得阿米花容失色、我們倆拔腿就跑 XD)。

三合院式建築的「豫章坊」、店內古早味的桌椅擺飾、從山坡上俯瞰整個豫章坊和果樹園
20091107 142220 20091107 134617 20091107 143334

離開豫章坊這才要去此行的重頭戲,找個農家參觀人家曬柿餅。其實柿餅加工大多都用機械化生產、利用棚架在室內風乾,要回顧傳統的作法和景況,當然要選擇還堅持大部分用手工、透過戶外陽光及新竹特有的「九降風」進行乾燥的店家,根據推薦,最後決定去「味衛佳」看看(顧名思義應該是味道和衛生都很佳 XD)。其實山區裡加工廠多如牛毛,人家推薦的這個「味衛佳」還堅持用手工曬餅、而且「相當歡迎」攝影人士,這才引起我們的好奇心。當車到附近,發現這路段路旁開始停滿車輛,慕名而來的人應該不在少數。車停在路邊,跟著鄉民又往山裡走了十幾分鐘,突然看見藏身在山林裡的幾棟房舍,哇!要不是靠口碑和介紹,味衛佳躲在這等深山裡有誰會知道啊!接近房舍先看到的一樣是棟傳統客家的三合院,院前搭了矮矮的棚架正曬著一盤盤的柿子,看到一堆柿餅半成品我們像鄉巴佬一樣猛拍照,結果看到個牌子提示後面還有更多!原來主要的加工廠區還要往裡面一點!走幾分鐘,哇!映入眼簾的可是「成千上萬」處理中的柿餅!除了兩三公尺高的棚架上曬了滿滿一盤盤的柿餅半成品,地上還有一籠籠處理好等待「上架」的柿子,左邊室內好多婆婆媽媽在削皮和處理頭尾,男丁們則是來回負責搬運半成品,看著一整片難以計數黃澄澄的柿子,這真是嘆為觀止啊!

2009-11-03

製作自己的離線地圖 (Offline Google Map)

曾經溫姓友人問過我關於離線地圖的問題,當時沒研究過也不以為意,直到常常用手機搭配 GPS 來找自己身在何處之後,即時下載的 Google Map 有時會因地處偏僻訊號不良,要等一下才會載入地圖,沒事再來個放大縮小,又要多花幾秒去等,這才考慮來試試離線地圖的解決方案。看了 Mobile01網友介紹、實際試用後,哇!真的好快啊~搭配 GPS 來找路更是如虎添翼,為了讓自己的地圖更臻完美,這才動手來研究一下離線地圖的原理和製作。我們知道 Google Map 除了衛星圖和實際街景外,也有單純的街道圖,就像拼圖一樣,每個地方是用一塊塊的圖資組成,當你局部放大,越詳細的地圖就需要更多塊的小拼圖來組合,如果能把不同放大級距的拼圖全抓回來,透過軟體來處理和檢視,那麼不需上網連線,利用儲存下來的這些圖資,就能做出離線版的 Google Map 。

知道原理後,我們需要的是一套能幫抓「指定範圍」、「指定級距」的圖資下載軟體。之所以要能指定範圍和級距,那是因為 Google Map 涵蓋了全球圖資,如果要「全部」下載,除了耗日費時,下載後的圖資超大、也不可能放進手機這類行動裝置裡來使用,這裡使用的是 TrekBuddy Atlas Creator、一套用 Java 開發的開源軟體。顧名思義,這是一套自製圖資的工具,而且不只 Google Map,像 Yahoo、Microsoft 甚至許多世界各地的網路圖資統統都有(目前支援三十幾種,想抓衛星圖也有),選定 Map Source 就可以開始玩啦!(Dr. TYT 有根據國人需要整理修改版,裡面也有 Profile 範例,有興趣可以找新版下載

畫面分左邊設定選項區和右邊的即時地圖區。左上的 Selection Coordinates,是用來決定選定的地圖範圍,可以手動敲入經緯度、也可以在地圖區用滑鼠左鍵拖拉選擇,再來 Map Source 就是決定製作的圖資來源,Zoom Levels 就是決定下載的級距,可以勾選特定級距 (Level 17) 也可以多選,搭配的彈性後面會再解釋。再下面的 Layer Settings 是用來自訂下載這些「拼圖」Tile 的圖片大小,沒啥考量就用預設的。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這次下載的內容為何。Atlas Content 是可以自訂、多選圖資的內容,假設我想同時製作「Google Map 台北 17 級距」以及「Microsoft Map China 上海 16 級距」的圖資,可以先完成前半段的設定後選 Add Selection,再來切換圖資重新選擇範圍和級距後再 Add Selection 一次,這樣就可以只抓取這兩個 Selection 範圍內的圖資(也可以再合併),不用擔心多抓到用不到的資料佔空間。設定完當然就是設定輸出圖資的格式啦!說實話這些格式我一點研究都沒有(因為這部份端看使用離線圖資的 Client 程式為何),我只選手機會用的格式,不過根據 Dr. TYT開示,選擇 BigPlanet SQLite 的資料庫檔案才是王道!因為下載台灣 0-15 級距的所有圖資,假設有八萬多塊拼圖 (tile),實際上就會下載八萬多塊小圖檔 (PNG),根據 OS 的檔案系統「最小配置單位」(用不滿幾 KB 還是以幾 KB 算),為數眾多的小檔會造成一大堆無謂的空間浪費,八萬多塊要占到 500 多 MB,但如果單純把 Binary 存進一個資料庫檔案,加上座標紀錄,空間只要 240MB!還可以套用資料庫的好處,來加速圖資的搜尋提取,算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所以在選擇讀取圖資的離線地圖程式,也應該要找能支援這類格式的,效能和空間才會最佳化~完成以上所有選擇和設定,當然可以存成一個 Profile (XML 格式),方便以後再套用,壓下 Create Atlas,就開始製作專屬的離線圖資啦!(Google Map 會根據當地語系去轉換圖資內容,如果你不想台灣圖資路名都寫英文的話,可以檢查一下 Setting 裡的語系參數..)

回應: 1

 

2009-10-28

蔡淑雲師生畫作聯展

我們家阿米的興趣相當廣泛,最近在閒暇之餘,插花去參加了姑姑的繪畫班,一週一次,本意原是嘗試自己沒做過的事,沒想到作了幾幅畫,還畫出興趣來了。正巧有個機會,台北縣汐止地政事務所為了推廣藝文活動,邀請姑姑準備一些畫作,在地政事務所的開放空間做展示,除了自己的作品,姑姑還商請繪畫班學員出借自己的畫作,來共襄盛舉這樣的藝文活動。自認為三腳貓才開始畫畫的阿米,剛好搭上順風車、有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姑姑還徵調了她的兩幅粉彩畫,也這麼大喇喇地掛在事務所的牆上!所以,我們家阿米開畫展了耶!先整理幾個相關連結:

新聞稿:汐止地政舉辦「蔡淑雲師生畫作聯展」

蔡淑雲姑姑的部落格畫展訊息

展出的時間為期兩個月,到十一月底,平常日有機會去那附近辦事的人可以參觀一下啦(可惜假日公家機關沒開、看不到)。畫展開始後沒多久,在下本人我一定也要參與目睹,因為這可是身邊第一個認識的人開畫展哩!所以之前特別找一天請假,開車載了阿米、姑姑和姊姊一行人,浩浩蕩蕩跑去汐止地政「視察」一番。

阿米大師,和她畢生第一次展出的畫作之一
20091013 115924 作者 Abin

這只是阿米的初試啼聲之作,最近來嘗試的是利用壓克力顏料作畫(有點像油畫,很專業)~不過用臘筆作粉彩畫比較方便(因為顏料要洗、難度也比較高),姑姑特地還送了阿米一盒粉彩蠟筆,買了些畫紙,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自己作起畫來,只要在餐桌鋪點報紙、準備臨摹的範本,那都可以當作畫室(最後還是要請老師檢查和修改啦)!本來之前我還想附庸風雅、買幾張畫掛在家裡空空如也的牆上做裝飾,現在就不用啦,直接挑幾張阿米不錯的作品、裝上畫框,一方面拿來展示、另一方面拿來裝飾自己的家,這樣不但有意義,也能增加不少藝文氣息(我今年的生日「卡片」,也是一幅阿米的粉彩畫唷)~

這兩幅是阿米最近的壓克力顏料畫作

這些經驗真的挺有趣的,大部分人都自覺沒有繪畫的天份,要自己提起畫筆畫點東西,第一個反應都是「我不會啦」!阿米剛參與的時候也是這樣,不過經過姑姑的指導、花了時間去臨摹、實際動手去作畫,發現還真有點樣子~畫畫能讓人沈澱心情,集中專注力在事物上,反正本來就沒要當畫家、靠這個吃飯,花些時間讓自己專注觀察,透過畫筆來表現看到的東西,過程也是挺新奇的體驗。除了相關科系,大部分人這樣畫畫的經驗都是在國、高中的美術課上吧,離開校園那麼久、沒受到美術老師的「脅迫」,而是自動自發地創作,心境和表現與小時候自然大不相同。年紀越大,其實興趣、嗜好差不多和老狗一樣都被制約了,每每有機會踏出嘗試的第一步,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沒興趣」、「沒天份」,回過頭只能從事自己常做的事。但說不定,在當下的這個 Moment,有機會再去嘗試以前這類自己覺得不行的玩意,還能夠發現小時候不能體會的樂趣。仔細想想,自己變成大人後,還不是常常拿小時候覺得無聊的事當興趣(像是整天坐在電腦或電視前 XD),而且每天還樂此不疲哩~

2009-10-23

無線頻寬分享器 Buffalo WZR-AGL300NH

上次一直嘟囔著想換掉家裡的 Asus WL-500g,後來老家的先壞、敗入 Buffalo WHR-G300N 後,自己又調教了一下 WL-500g,它又乖乖安分了大半年。後來雖然發現我心目中想買的 Buffalo 逸品、台灣代理商本來不進的 WZR-AGL300NH,默默地在台灣開賣了,但看在 WL-500g 很乖的份上、而且新機種還很貴,最後還是隱忍了不敗。就在前兩天不知為何我的 WL-500g 突然撒手人寰、開機後燈號亂閃,不管怎麼重開 Reset 還是不正常,更別說想連進去 Config 修復,看來是藥石罔效大限已到,它也算鞠躬盡瘁了,是時候為自己敗入新的頻寬分享器了。

之前早就做過功課,半年來雖然仍有新貨上市,但這玩意實在搞不出太多新花樣(自己也用不到),所以不需要重新做 Survey、直接去買已經上市了的 Buffalo WZR-AGL300NH 就是。雖然最近 802.11n 剛通過審查正式標準化、不再 Draft 了,但我也沒空等坊間 11n 產品都通過認證,所以唯一的標準變動也不需要太在意。WHZ-AGL300NH 比起之前的 WHR-G300N 更大台、而且三隻外露的 MIMO 天線看起來比較威,主要的差別是區域網路 (LAN Ports) 使用 GbE (1000 Base-T),雖然連外沒有影響,但搭配電腦和線路的支援,網路芳鄰和區網內的檔案分享理論上速度能提昇十倍(實際上沒那麼多啦)!這一點是我要汰換頻寬分享器的主要原因。再來是無線網路有支援「雙頻」,無線網路現有 11a, 11b, 11g, 11n 幾個標準(細節可以看 Wiki: 802.11),其中 11a 用的是 5.2 GHz、比較不怕干擾,b/g 用的是 2.4 Ghz,n 則是都可以,時下常用的頻寬分享器波段都是 2.4 G,這台比較專業一併支援 5.2G,所以叫「雙頻」,不過除非和無線電話或其他裝置發生干擾,一般應該不會去調整波段才是。此外還有像是支援 Jumbo Frame、幾個新的無線網路加密方式、還有一些我看不懂的設定和機制等等,由此可知這台的定位是比較高階的分享器,無線訊號比較強、有 GbE,所以價格也比較貴。因為家裡的 NAS: LinkStation、還有桌機筆電都支援 GbE,平常區域網路的存取頻率還挺高的(NAS 都直接掛載成網路硬碟來用),所以好不容易要換頻寬分享器、當然直上 GbE、加上台灣也買得到了,自然是一次就攻頂啦(別考慮一般分享器再多買一台 GbE Hub 的不環保佔空間作法啦)~

回應: 5

 

2009-10-20

花蓮海山三日遊 - Day3

(續前篇)在花蓮的最後一天,天氣比前兩天穩定多了,起床後先來個「晨湯」提振精神,然後享用老闆現做的早餐,時間還挺充裕的,趁天氣好在四周溜達溜達,順便仔細端祥一下我們住的民宿。老闆在民宿內準備十幾輛腳踏車,讓住客們能騎單車享受附近的田園風光,有機會當然不能錯過。這兒的溫泉路附近也設置了專用的自行車道,我們騎著單車前往附近的土地公廟,夾道盡是果樹,正值鶴岡文旦產期,樹下還有不少落果(和牛糞肥料的味道),一整個很鄉下的感覺~土地公廟的廟埕好像有活動、加上太陽越來越大,沒騎多久我們就回民宿收拾行李了。說到這間「原鄉溫泉」,除了前晚十分滿意的溫泉外,白天在民宿區域內晃晃,發現建築設施都好新,民宿由幾棟雙拼「別墅」組成,不管是造景、植栽或客房內的設備,都感覺到老闆細心的維護和設計,和老闆聊到,原來這個民宿也才落成兩年,而且是土木背景的老闆自己蓋的!從很多小地方不難發現,老闆將蓋民宿像蓋自己家一樣,也像照顧自己家一樣維護,所以入住這樣看似豪華的「透天厝」,卻有著一般民宿的溫馨。

「原鄉溫泉」民宿一覽、附近的田園道路
20090926 091158 作者 Abin 20090926 090846 作者 Abin

在果樹夾道的路上騎自行車、附近的土地公廟、我們住的民宿房間(右邊二樓)
20090926 090514 作者 Abin 20090926 085904 作者 Abin 20090926 091541 作者 Abin

到瑞穗不能免俗也要逛一下瑞穗牧場,吃一下鮮奶冰淇淋和買點牛軋糖~牧場的草地上除了幾隻乳牛和「巧克力牛」(嗯,有玩 Farm Ville 就知道那是啥),竟然還有鴕鳥的身影!小乖買了束牧草給小朋友去餵食,感覺還挺有趣的~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昨晚快炒我們有點一盤「鴕鳥肉」,鴕鳥都不大鳥我。離開牧場沿台九線往北,突然路邊出現超多的自行車,數百台的隊伍綿延了十幾公里!大多都是公路車,像是在進行什麼比賽或長途挑戰。回來一查才知道,我們碰到當地主辦的「2009 Never Stop 洄瀾極限挑戰 200K」活動,顧名思義就是花蓮兩百公里自行車大長征!沿途路況的確還挺適合騎車的沒錯,但要騎兩百公里也實在是太熱血啦!伴著自行車隊前進,看到路邊很多賣鶴岡文旦的小販,隨機挑一攤想買個一兩顆,試試當地的文旦好不好吃,結果熱情的老闆娘一直請我們「試吃」,讚!當季現採的文旦的確不同凡響!不過我們本來就沒打算買太多(拎回台北太重、近中秋家裏也開始有不少文旦),光試吃試完其實就可以走了,面對老闆不好意思還是意思一下買了幾個,邊吃文旦還邊逗老闆的寵物麝香豬「阿妹」XD ~

2009-10-18

花蓮海山三日遊 - Day2

(續前篇)一早醒來,天氣比昨天穩定一些,吃完早餐在民宿裡流連拍照一番,接著就開始今天山線的行程。前一天在民宿外就看到不遠處的山裡有座寺院、後面還有個金色大觀音像,原來這就是今天第一個景點:和南寺。和南寺是位於花蓮壽豐鄉鹽寮村的佛教道場,一樣在台11線上背對海岸山脈、有正對太平洋的無敵海景,我們車開進停車場時空無一人,只看到一個園丁在整理花圃,整個院區相當靜瑟莊嚴,上了階梯走近廟殿,看到幾個信眾正在幫忙整理環境,還有幾位該寺出家的比丘尼在和信眾交談,我們這些參觀的鄉民反倒有點和這個清靜的化外修道廟宇格格不入~離開後繼續沿濱海公路往南,開了將近一小時,抵達位於豐濱鄉港口村的月洞遊憩區。這個景點在路邊有個小小的停車場,停好車面對山壁才看到這個依山搭建的遊憩區,聽說這個地方可以「搭小船遊蝙蝠洞」,看著這片山壁倒有點狐疑,是要在哪搭小船啊~上了階梯,到這個遊憩區的「主體」,是一排木造的屋子,有一些原住民味道的雕塑和擺飾,以及一個紀念品小賣店,旁邊竟然有個「售票亭」,要買票才能遊覽「月洞」哩~逗弄一陣小賣店前慵懶昏睡的小貓、經過一個能挑望遠處石梯坪的觀景亭,這才來到位於石壁旁的月洞。這個月洞其實是山壁內的一個石洞,長年積水要坐小船才能進入,陰涼的洞內除了鐘乳石景觀外,頭頂上還有為數不少的蝙蝠!聽著導覽人員細細介紹,這個月洞又叫月井,是過去原住民發現的淨地,也有過不少神秘的傳說。月洞其實不大,船行進去不久就要原船倒退出來,在海邊的山壁內竟然有如此景觀,真讓人嘖嘖稱奇!

我們住的「白色地中海」民宿正門、露台、在二樓的自拍(我一臉剛睡醒)
20090925 083514 作者 Abin 20090925 081335 作者 Abin 20090925 090814 作者 Abin

面對太平洋的和南寺、依山搭蓋的月洞遊憩區、洞內遊覽的小船
20090925 094447 作者 Abin 20090925 113545 作者 Abin 20090925 111231 作者 Abin

2009-10-14

花蓮海山三日遊 - Day1

八九月忙家裏和自己的事,幾乎所有週休二日都有安排,別說旅遊、就連去郊區走走的機會都很少。好不容易都忙完了,阿米特別在九月底安排國內的旅遊,上網衝浪做了不少功課,目的地是上次環島之旅獨漏的花蓮。上次環島去到台東,本來是計畫走花東線往北、順道去看看金針花海,不料天雨路滑、前一晚新聞報導花東和蘇花沿途都有落石坍方,最後作罷走原路回台北。這次八八風災剛過沒多久,阿米規劃的景點自然要避開可能危險的地方,該時節開車去花蓮不但太累也很危險,因此計畫先坐火車到花蓮、到當地再租車,一方面避免開車走蘇花公路的風險,另一方面也保有在花蓮能到處亂跑的彈性。花蓮行阿米很認真還做了企劃書,這次最主要的目的地有「遠雄海洋公園」和「金針花海」兩個,一個在海線一個在山裡,為了順路線、沿途景點和住宿的安排還蠻傷腦筋的。此行阿米還邀了上次和我們一起去京都大阪的「玩耍好咖」小乖和老鄭夫婦,再多帶一隻他們的「拖油瓶」Mr. 瑞,一行五人出遊比較有趣,吃飯租車一起 Share 也比較划算。

早上六點多我和阿米到松山車站搭自強號,哇!真的很久沒在這搭車了,地下化後的松山車站還是第一次去,不管從前站還後站,經舊的售票中心還是要走平面一段距離到入口、坐電扶梯往下才看得到收票處,進站後再往下才抵達到搭車月台,不久後那些地上原來的車站設施應該都會拆掉吧~由於非假日,其實票還挺好買的,我們和小乖夫婦雖然訂票和取票時間不一樣,他們從七堵上、卻還能坐在同個車廂的隔壁座位!昏睡幾個小時後,一行人十點多就抵達花蓮啦!

其實花蓮車站附近租車的店家很多,我也曾在那隨便租過機車,因為阿米在網上衝浪發現有品牌的租車公司「格上」和「和運」,除了平日有優惠外,正巧我是當月壽星、還有六五折的折扣,最後價位差不多的考量之下,當然是找有口碑、車也較新的品牌租車公司囉~出了車站先去附近的遊客中心收集資料(每次出遊必備),接著就去格上取車,此行陪伴我們三天的是 NISSAN 的 TIIDA 1.6,看過廣告也知道它應該算同級車空間比較大的。上了車離開市區,我們先直奔民宿寄放行李,緊接著要衝到海洋公園玩耍~

遠雄花蓮海洋公園近來也算遠近馳名,身邊的同事朋友去過花蓮的,幾乎都曾攜家帶眷去那玩過。小時候來花蓮好像都只跑山線,差不多是橫貫公路、太魯閣這些景點,後來有聽說海岸線開了不少民宿、加上海洋公園,也形成花東另一條新的遊憩路線,不過這我還沒機會來過。海洋公園在東海岸台11線上,過了花蓮大橋、左手邊就是一望無涯的太平洋,不過天公不作美,這時竟然下起雨來!空蕩蕩的停車場和售票處,讓我們還一度擔心會不會遊憩設施因雨不開放啊~後來瞭解園內活動和表演行程後,這才鬆了一口氣,因為海洋公園除了有類似六福村的「火山爆發」、海盜船等戶外遊樂設備,其實很多秀和表演節目都是有棚子的表演舞台,連接場地間的「主題大街」和空中纜車也都不怕下雨,所以比較不受天候影響。非假日鄉民數量銳減、讓我們不管是要玩、還是看表演搭纜車,幾乎都是隨到隨上不用排隊,這樣玩遊樂園才是王道啊!先參觀招牌的水族館,裡面展示的水中生物讓人目不暇給,不只是小朋友興奮地跑來跑去,好多玩意連我們看了都覺得非常新奇和震撼(光這流連忘返就耗掉不少時間 XD)~海洋公園另一個熱門賣點就是那座從山腳直上山腰的空中纜車,我們都還來不及搭貓空纜車它就掛掉了,所以這也是第一次在國內體驗類似的小纜車(人少當然是自己坐一輛啦..)。纜車上能俯瞰整個海洋公園,還能遠眺整片太平洋,風景實在是太讚了,多坐幾次也不會厭倦(結果來來回回我們上下山也坐了四趟)~用完午餐雨剛好停了,一行人先去攻略遊樂設施,說實話刺激程度比不上六福村之類的等級,反正同行有小朋友,我們也來裝小孩一起玩(年紀大太刺激的也頂不住)。下午開始有一連串的表演,順好時間和路線,一路從山下的「海獅秀」、「海豚秀」看到山上水晶城堡的「魔幻秀」,我必須說,這些表演的水準和等級,都比之前去過北海道登別的尼克斯海洋公園好太多了!最後在海洋公園裡玩到要關門,差不多在最後一刻才離開。

2009-10-09

發明展的創意 - 多功能蒸盤

之前在電視上看到廣告,說到當下有個「2009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反正就是發明展),因為我和阿米對新奇的玩意都很有興趣,所以在展覽最後一天、閉幕的前幾個小時趕緊趁空檔跑去逛(門口免費取票)。雖然已經有不少廠商慢慢在收攤了,但還是看到不少台灣廠商創意的發明,簡單的從牙刷這類日常生活用品,到重機和國防的新發明都有。台灣這類展覽有趣的地方,明明就是尋求買家的新產品和技術展示,最後總可以搞得像賣場一樣,尤其該展覽是入場免費,吸引一堆看熱鬧的鄉民湧進,很多在地的中小企業主乾脆直接販售,甚至當場拿著麥克風就叫賣了起來。不過,別忘了這還是「發明展」,當場販售的玩意很多還是坊間、網路上沒出現的新發明,只要價格合理、用起來便利,該攤位還是能擠得水洩不通,「這裡又包一組」的叫賣聲一樣此起彼落。

我和阿米在閒逛的時候,也常被一些新奇的發明吸引,甚至忍不住就掏出錢來買一組回家玩玩,本文的「蒸盤」就是這樣來的。其實家裏有蒸煮過食物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在電鍋或大鍋子裡要蒸東西,通常都要墊一個鐵絲編成的蒸網,下面是水、蒸網上放要蒸的食物或盤子。這種蒸網很常見,賣場十塊二十塊就能買到,但大鍋子要用大的,小鍋子要買小的,也因為用便宜的鐵絲編成,一段時間後焊點的地方多少都會生鏽,拿鏽了的東西進鍋子蒸吃的總覺得不大好,此時只好再買個新的、再傷害這個地球一次。使用上還有個問題,就是每次從蒸網上拿起熱騰騰的盤子或食物,要另外用一個夾子或抹布墊著取出食物,這樣才不會被燙到,最後再從熱鍋中撈起蒸網沖冷水,才能洗鍋進行下道料理。當我們展場看到 Sales 當場蒸饅頭(是啊!這是發明展耶),用的是個神奇的不鏽鋼蒸盤,不但不怕生鏽,那個蓮花的造型還可以打開收合,用來適應各種大小的鍋具,熱騰騰鍋蓋打開,蒸盤五秒鐘馬上散熱,用手就可以直接連蒸盤和食物一起從鍋子內取出(當場我有去摸摸看,真神,下面水還是滾的),這真是個厲害的發明啊!我和阿米同一時間想到的是家裏那兩個有點生鏽的蒸網,正想換掉,英雄所見略同,當場也就敗了一組回家~(回家路上還去買了「六張犁饅頭」,打算隔天試用.. XD)

這玩意因為傳統市場和賣場也很少見,網路上還真的搜尋不到,所以自己拍照。左邊那個是全開的「小蒸盤」,右邊那個是全關閉的「大蒸盤」,點圖可以放大仔細看。

試用過感覺還挺不賴的,因為我們家大小鍋具都有,買的這一組蒸盤一大一小,小蒸盤調整一下也進得了小鍋使用,拿出大炒鍋蒸東西,必要時兩個蒸盤打開還能上下疊在一起用(這個 Sales 也有現場示範),因為不鏽鋼片又薄又堅固,蒸好的菜能連同蒸盤直接「用手」拿出來(打開鍋蓋等蒸盤散熱一下子就能拿了)。活動的蒸盤除了能動態調整來適應鍋具大小,也可以方便收納,這真是個居家烹飪的好物啊!這次在發明展閒逛除了能看到不少台灣廠商有趣的創意和發明,還可以像挖寶一樣、買到這種便宜簡單的生活小物,也算是另類的收穫吧~

回應: 2

 

2009-10-07

條碼發明紀念 + Barcode Scanner

我想今天很多人都發現,Google 首頁的 Logo 換成了一個一維條碼,主要是紀念今天為條碼發明的專利生效日。大概用膝蓋想,都可以猜出那個條碼內容,表示的意思是「Google」這六個字母。我們都知道條碼對生活的便利性有多大的改善,而最常見的生活應用就像是日常商品的建檔和計價,因此現在去便利商店或賣場買東西,店員不用再去記商品單價、也不用在每件商品上貼價格標籤,用條碼一刷嗶一聲就能知道價格並結帳。不過以上對我們沒開店做生意的人,條碼好像還沒那麼貼近自己的日常生活。

不過當我看到 Google 首頁的條碼 Logo,現在的反射動作卻是拿出手機、執行上面安裝 Android 平台的 Barcode Scanner、然後用手機的攝影鏡頭對著螢幕上的條碼掃描,嗶!喔~原來這個條碼代表的是 Google 啊!之所以養成了這個習慣,是因為接觸 HTC Magic 手機之後,上面的 Android Market 變成我最常去的地方,而常常逛的 Mobile01 Android 討論區,網友們推薦國內外有趣實用軟體時,也會習慣性直接貼上 QR Code 來取代網址和名稱,因此當你對該 Android 軟體有興趣、想試裝來玩,不用再辛苦地敲網址、或是手動敲關鍵字或名稱搜尋,只要打開 Barcode Scanner、掃描螢幕上的二維條碼,一樣嗶一聲就能讓你連往該網站、或直接安裝該 Android Market 上的應用程式!嗯,這才是讓條碼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的實際應用~(舉個例子,國人自製的 Android 記帳軟體:Tap Money Tracker,連進網頁掃描畫面上得 QR Code ,就能透過 Android Market 直接上網下載裝來用....讚喔~)

下圖是我手機用 Barcode Scanner 掃 Google Logo 條碼得到的內容截圖,有圖有真相,果真是 Google 字樣耶~

除此之外,其實條碼結合網路能變化出更多應用,像是看到一本書覺得不錯,掃描書後的條碼可以結合 Amazon 來查價和買書,Google 也有 Barcode 的搜尋機制,部份商品也可以直接這樣上網搜尋(這類條碼應用的 App 還蠻多的,不過國內的商品好像行不通),台灣賣場部份有「生產履歷」的商品,也可以用手機掃描立刻上網去查看其詳細生產資料。這些先進的應用,在日本其實早就大行其道,只不過這兩年在台灣智慧手機蓬勃發展後,也才讓這個玩意更貼近大家的生活。

最後,能夠掃描也要有條碼來掃才行啊!不談條碼的標準、種類和格式,這裡介紹一個簡單線上產生 QR Code 的 Generator 網站:Kaywa,支援文數字、網址、電話號碼的 QR Code 產生,也可以動態做出條碼的圖形網址供人嵌入網站喔!有條碼掃描功能的手機也可以來測試一下,我右邊這個條碼代表的是什麼哩~(大概隨便猜也知道是啥......)

2009-10-05

鼻頭角步道

拖稿很久,其實這是一個月前的遊記了。八月底阿米和家人去北海岸走走,跑了侯峒國小、黃金瀑布、鼻頭角,其中發現鼻頭角的步道風景很漂亮,開車到入口處很方便、加上步道難度不高,天氣好蠻適合再去走走,所以找了個禮拜天,我和阿米帶老爸老媽當去「爬山」,一早就拉去鼻頭角走走。

走高速公路接到濱海還挺快的,不一會就到了位於鼻頭隧道南端出口的鼻頭角公園。這個公園的停車場其實就在濱海公路的路邊,這個景點走濱海也很容易就錯過(我只記得每次假日走濱海這邊都很多人、經過很多次也從來沒下車),停車場旁就有步道入口可以開始走。這個鼻頭角步道其實走山上是繞一圈,可以從濱海旁的入口上去、走山上一圈下山從旁邊的「富麗漁村」內出來,而阿米上次是反過來從漁村進去濱海出來,不過濱海這邊上山比較輕鬆,所以這次帶老爸老媽從濱海的入口開始走。

上山的步道是緩坡,邊走老爸說著他年輕時常沒兩天就來這邊取花材(現在禁採了),不過通常取完就回台北,從來也沒想過再往上走,雖然附近很熟,但這也是第一次來走步道。沒多久我們就發現鼻頭國小,這是個很可愛的學校,位於台灣本島最東北的位置,校門左右各樹立一座小燈塔、牆壁上還用彩色的石頭和油彩標示他們的英文校名,我們到學校裡主要也是借個洗手間,閒逛過程發現右邊山坡上其實滿是「夜總會」,操場左邊有根很大的「百獸圖騰」,旁邊有個地圖標示著附近的「鼻頭十二景」,告訴遊客這邊還有哪些可以遊覽的地方。經過「山海關」,我們才覺得好像是正式開始走鼻頭步道。走這個步道,一開始讓我有種在馬祖走「螺蚌山步道」的感覺,左邊是山、右邊則是懸崖峭壁、可以俯瞰岩岸邊的海蝕地形(和為數不少的釣客),老爸老媽則是驚呼景色怡人,沒想到離台北這麼近、這麼常來的北海岸竟然有這樣的美麗步道,直嚷嚷下次要帶他們的朋友一起來走走~步道其實很短,不一會就抵達「鼻頭角燈塔」,在門口和老媽拍兩張到此一遊照,我們走到燈塔後面的觀景台休息吹風。繼續往上,經過國軍崗哨,映入眼簾的步道蜿蜒地座落在山脊上,加上單側的欄杆,有一種像「小長城」的錯覺。當天天氣太好,陽光曬得我們汗流浹背(山脊上又不會有樹蔭),所幸風景管理處沒幾百公尺就設立一座座涼亭,除了眺望美景、也可以讓我們躲一下太陽稍事休息。

鼻頭國小門口、步道左邊的奇石怪山、步道右邊俯瞰的岸邊海蝕地形
20090827 172537 作者 Abin 20090827 163222 作者 Abin 20090827 163800 作者 Abin

2009-09-17

強制更新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

一段時間 M$ 就要來搞一次強迫升級,不管是作業系統還是應用程式,這次又輪到 MSN 啦~嘴巴上喊著「保持更新才能維持安全性」、或「更新能持續享用新功能」,想說老子都免費給你用,想繼續用就給我乖乖照做升級吧!殊不知安全性有漏洞又不是一般使用者的錯,推出的新功能也不是大家都想用(尤其 M$ 的新功能隨之而來的常常有 Bug 和更耗資源),說免費還不是在軟體上強力放送各種廣告,這也難怪不想買單的大有人在(民怨和災情 Google 一下到處都是..)。從 Messenger 8.5 推出至今也快一年了,我在之前的文章提過,Messenger 軟體在安裝架構上做了不少變動,M$ 為了利用這個優勢擴展版圖,在 Live 的大旗下包入了多個工具,想說在更新的過程總會有無腦的使用者乖乖地都點下一步,或想著全裝就是,有的沒的會一併在升級過程中進駐使用者電腦,無形中就多了數以萬計的白老鼠幫忙測試評估新服務、新工具。很可惡是吧,不爽就不要用啊!無奈眾多友人、正妹每天還是掛在 MSN 上,就像無名爛但還有一堆正妹圖一樣,嘟嚷半天還是要不爭氣地屈服,這就是人生啊~

據明查暗訪,包括我自己,之所以每次 M$ 「貼心」要你更新卻視若無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己在用的 Messenger 已經不是「原裝貨」,一旦點下更新,自己改裝過的 Messenger 就又變回奇醜無比或充滿廣告的官方版了。像我很排斥 MSN 上動態輪播的廣告(現在還都改用 Flash 或動態 GIF,這樣會吃掉已經不多的系統資源),一定會上一些「移除廣告」的修改,不小心點了自動更新,這些動作就要前功盡棄、再來一次了。此外,還有很多阿妹仔會口耳相傳去裝 MSN Plus 之類的外掛,除了有能在辦公室使用時的「特異功能」(Ex. 透明視窗..),聊天打屁時還有很多效果和狀態可以套用,如果更新,這些外掛一樣就都不能動,如果要重新安裝,還有什麼要匯出匯入的光想就一整個頭大,以上還不如直接無視這些更新比較快。不過一旦 M$ 祭出不肯妥協就不讓登入的大絕招,即使百般不願意,也只能含淚更新了~2009 和之前 8.5 一樣,充其量叫更新,背地裡還是只下載一個很小的 Installer,開始安裝再去網路上拉一票你應該大部分都不想要的軟體包回來,網路慢的拉到死,還不時會有安裝錯誤的狀況。為此當然也有人取巧用修改軟體相容性、甚至改 Resource 版號用騙的,不過這都只是權宜之計,正本清源還是認命一點換裝最新版吧!

除了官方版,網路上充斥著人家客製修改的版本,最新最簡單的就是 Pure MSN。顧名思義它是個最純淨的版本,基本上就是官方版 + Pure Patch,以往我都是下載安裝官方版後,再另外抓破解程式去除廣告,而這個 Pure 的版本直接整合,一包二十幾MB,只要下載安裝就一切搞定,實在太方便了。我沒裝過原來的官方正式版(也不想去比較),只直接用了 Pure MSN 這個版本,版面乾淨簡潔,沒有討厭的內嵌廣告和莫名其妙的字句,這樣才對嘛!雖然我是不用什麼「多重登入」和「無限震動」,但去除廣告和整合安裝實在太簡單,所以一定要大力推廣一下~(進入頁面選最新的版號和正體中文版下載,直接安裝就行了,詳細步驟也可以拜讀我參閱的文章:香腸炒魷魚[下載]Pure MSN 9.0 可多開、去廣告、無限震動的MSN 9.0!

修改過 Pure MSN 的對話視窗,下面沒有莫名其妙的文字跑馬燈了。上圖 Messenger 主視窗下面令人討厭耗資源的動態輪播廣告也被砍掉,畫面清爽許多。

BTW,這次強迫升級的 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 版本並不叫 9.0,正式版號是 Windows Live Messenger 2009 (Build 14.0.xxx),所以可以叫它 2009 or 14.0,大家好像只是以訛傳訛說啥 MSN 9.0 更新之類的(因為上個版本是 8.5), 實際上沒有所謂 9.0 的版號,別再亂講了。強制改版一般使用者不過被迫一定要升級,坊間還有好多支援 IM 的服務和軟體也面臨考驗,像一些整合性 IM 軟體(就是一套能同時使用 ICQ, MSN, Google Talk 的傳訊軟體)、或是結合 IM 的服務(像 RTM,支援用 Messenger 通知事件),這類改版都被強迫對方要更新、並重新測試和驗證相容性,這可不單單是點一下更新軟體就能解決的(連帶也影響這些軟體和服務的所有使用者)。反觀以前的 ICQ 或現在的 Skype 搞升級都不像 Messenger 那樣粗暴,這次「又」引發民怨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除非以後都不用,不然這類改版還是層出不窮,所幸江山代有才人出,一直都有更好的對應修改版推出,我想換成現在的 2009 以後,到下次的強迫更新,應該還能撐個一陣子吧~

2009-08-31

MP3 的身份識別機制 - ID3 Tag

數位音樂檔的風行已經很多年了,近來最被大家接受和廣為散布的格式就是 MP3,主要是因為它容量小、普及率高還有眾多軟硬體播放器的支援,即便現在有更多更好的格式 (ape, ogg ..),MP3 也還是最大宗。以往 MP3 還是習慣用電腦軟體來播放,後來很多播放器的支援,也可以將 MP3 燒成光碟片丟進音響來放(我小黑的汽車音響也行)。除了光碟,這些播放器也開始支援外接記憶卡甚至 USB 儲存裝置當媒體,更有甚者,直接作成內建記憶體的隨身播放器,只要丟進 MP3 檔案,這些越做越小的播放器就能直接播放了,舉凡手機、PDA、專用的播放器(MP3 Player、iPod、Walkman),都能直接識別播放音樂。但越來越多智慧裝置和播放軟體的支援,使用者要求的就不只有「音樂」,像播放器上最好能夠顯示歌名、顯示歌手和專輯封面名稱,愛聽流行歌曲的,還希望能顯示歌詞,這和我們一開始認知單純的「音樂檔案」不一樣了,在附加資訊的需求上越來越多樣化,要在 MP3 檔案加上這些資訊,又不希望有「額外」的檔案(就像影片還要掛字幕檔一樣..),勢必要直接在檔案上直接附加歌曲的資訊,這些 metadata,為了一統播放器環境,也必須有個標準和規格,這就是 ID3 Tag 的由來。(嗯!APE, OGG 甚至 WMA 其實也都有自己彼此的 Tag..)

所謂 ID3,原意是 IDentify an MP3,也就是用來識別 MP3 用的資訊,1996 年被提出來的時候,作法也很簡單,就直接在傳統 MP3 音樂檔後面附加 128 bytes 來擺資訊,區段和大小被固定,欄位分別是歌名 (Title, 30 characters), 歌手 (Artist, 30 characters), 專輯 (Album, 30 characters), 年份 (Year, 4 characters), 註解 (Comment, 30 characters) 和音樂種類 (Genre, 1 byte),而這就是最早的 ID3v1。後來又從 Comment 欄位偷兩個 bytes 當作 Track 編號,改版成 ID3v1.1,之後就被大量使用了。這些附加資訊和 MP3 音樂壓縮標準一點關係都沒有,算是後來「好事之徒」塞進去又被發揚光大的,也因為制定的過程很簡單草率,連帶這些資訊沒有擴充彈性(光歌名 30 個字元的限制,換成中文剩一半,掐頭去尾很容易就捉襟見肘了~),又不支援 Unicode (所以一些日文字和簡體字就會有亂碼),使用上問題重重。後來脫胎換骨,制定出新的標準 ID3v2,架構上完全不同,不但欄位可定義的數量變爆多(標籤內容可以參考規格)、欄位資料長度不限,甚至可以塞入 binary 資料!換句話說,不但可以塞入不限格式長度的資料,甚至可以塞進「歌詞」(文字檔格式, Lyrics3v2),還有專輯封面的圖檔!當然這件事其實也行之有年了,我只算模模糊糊知道(因為我愛用的播放器「千千靜聽」很早就都能編輯標籤、嵌入歌詞和專輯封面),加上播放軟體太聰明,自己會判斷語系、解讀不同版本的 ID3 Tag,長久以來我就一直聽一直用,從來也沒去搞清楚過。直到最近在玩新手機,聽音樂時發現怎麼「專輯封面」圖檔總是空白或錯誤,開始認真去找原因,這也才瞭解 ID3 標籤版本的差異和格式。

單純搞歌名、專輯和歌手名稱等標籤都是小事,但專輯封面圖檔比較麻煩。上面提到新的 ID3v2「不限欄位的內容和長度」,所以如果 MP3 專輯封面圖檔有 3MB,那麼用一些編輯軟體塞入封面檔、整個專輯所有 MP3 檔案容量大小就統統都爆增 3MB,而這 3MB 的圖檔也沒機會去完整瀏覽到,因此最好還是先縮圖再去指定。別忘了大家愛用的 Windows 內建就有 ID3v2 的支援啊,當該 MP3 專輯有指定封面,該目錄在檔案總管縮圖模式就直接是顯示「專輯封面」,既然這樣都有支援,那麼 Windows Media Player 一定也能播放、甚至編輯這些 ID3 資訊吧!查了資料,新版 Media Player 果然支援「專輯封面」圖檔的匯入,不過會限制圖片大小在 200x200,拖大圖進去會「自動縮圖」再匯入 ID3 標籤,實在太方便啦!所以我那些要丟進手機播放的 MP3,都被新的 WMP 11 處理過專輯封面,才放進手機來播放。不過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狀況:為什麼有些專輯我更改封面圖檔,在電腦裡看都是新的,但手機播放看到的還是舊的封面圖咧?搞半天還是摸不清頭緒~後來找了網路上最被推薦的 ID3 標籤編輯工具:MP3Tag,仔細去瞭解 ID3 標籤的所有內容,原來那些封面沒被更新的 MP3 檔案,裡面專輯封面的欄位裡都有「多張」圖片啊!Windows 和千千靜聽都是讀取「最後一個圖檔」,而我手機讀的是「第一個」,難怪怎麼看兩邊都不一樣啊!用 WMP 去更新專輯封面,靠,它是縮圖後就一直往裡面「塞圖」進去,播放器也都不能顯示有多張圖,直到我用 MP3Tag 檢查才真相大白!這個 MP3 專輯封面不能更新的問題也困擾了我好幾天,都是這個「聰明」的 WMP 搞的!不過,這裡也反映出,ID3v2 雖然制定了有彈性的格式,但在播放器、標籤編輯上仍是多頭馬車,大家都自己搞自己的,導致實行細節上仍會被大家誤會。

2009-07-29

新辦門號 - NP 的問題

講到門號可攜,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最大好處就是能換手機系統商、但是電話號碼不用變。當自己綁約期滿、為了貪圖新手機、續約方案或其他折扣贈品,只要去換個系統商門號跳槽,在門號號碼不變的前提下,依然可以享受到和新辦門號一樣的優惠。三年前我就已經從個人積怨已久的遠傳電信跳到中華電信,這段期間不管是收訊或服務都比之前的遠傳要好一些(垃圾簡訊和行銷電話也少很多),不過覺得納悶的是,怎麼三不五時遠傳還是會打電話來說要送手機給我(還大陸口音..)?應該是因為 NP 前所有個人資料放在遠傳,跳槽後那些資訊管你那麼多還是能拿來做行銷 XD。後來想想該門號 NP 前後也用了六七年以上,什麼銀行洩漏個資、詐騙電話之類的大概多少也都經歷過,雖然最近換了手機、NP 和新辦門號的購機優惠也都一樣,心中還是萌生了更換門號的想法。

因為我常常用一些國外的網路服務,碰到了幾次對方要求用手機做身份驗證,也就是在註冊或申請的網頁裡,敲入自己的手機號碼,對方會把「驗證碼」透過簡訊 SMS 送到你的手機裡,只要在驗證網頁裡敲入這個手機驗證碼,身份驗證的流程才算是完成(因為免費的 e-mail 服務太多了,單純的電子郵件驗證太過浮濫所致)。很多年前遠傳和微軟在測試「免費網路傳簡訊」時,當年還沒 NP、我用當時的「純」遠傳門號也玩過,感覺簡訊是繞到國外伺服器再送進台灣的門號(僅限遠傳能發送,但不管那一家都能接收,簡訊發送者前面有帶 +886 的國碼)。平常鮮少玩簡訊的我 NP 之後,碰到前述要求做手機驗證時(當時是要申請 Google 的 GAE; Google App Engine 服務),卻發現怎樣也收不到對方發送的驗證碼!期間我上網 Google、甚至發信給 GAE 的管理者,只知道收不到驗證碼大多是「當地手機服務商的問題」,他們發送端也無可奈何(還好管理者當下幫我開通帳號免驗證)。後來,聽說 Google 日曆支援用簡訊來通知「待辦事項」,而且好像收訊端也沒有額外費用(國際簡訊耶~成本由 Google 吸收?!),我當然磨拳霍霍要玩一下(設定和討論請參閱這篇文章:Google日曆也能寄簡訊通知你的行程事項),結果照著設,我依舊是那個「收不到驗證碼」的一群,看大家的討論,似乎我不成功的原因,都要歸咎到曾經 NP 過!因為門號可攜是透過電信技術中心 (NPAC) 建置轉換的中介資料庫,本來「標到」09XX 門號開頭的電信業者是原來的 Owner,NP 後該門號就轉到電信技術中心,打電話時先確認用戶屬於那家電信業者、才能予以接通。這個「轉手」的過程,可能會讓國外進來的 SMS 認不到目的地,導致驗證碼收不到、接線轉換過程也可能出什麼紕漏。門號可攜開辦以來在國內系統商間跳槽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國內簡訊、通話甚至手機漫遊這些常用狀況,在 NP 上會出問題機率已經微乎極微,但「收不到國外服務手機驗證碼」的問題卻好像沒有人重視,雖然這項服務用的人不多,但要用到的時候不能驗證就讓人很不舒服(如果有人 NP 後還能收到驗證碼,可以知會我..)。

註:想測試國外服務的手機驗證碼通不通嗎?除了上述文章可以透過 Google 日曆簡訊啟用通知服務來驗證(不過設定上已經能選「台灣」了,不用假裝美國前面再多國碼 886 了),有剛使用 Facebook 的人想申請自訂網址嗎?也可以參照這篇文章:新的 FACEBOOK 會員也可以自訂個人化 FACEBOOK 網址,申請的過程也會要求用手機驗證,如果收得到驗證碼,那就沒問題啦!(Google 的簡訊通知據說台灣只支援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和威寶,就算你沒 NP 非以上系統商也可能不行啦~)

大家都知道門號可攜的優點,但這裡要羅列其缺點(都沒有人提),想要辦 NP 的人事前可以多考慮一下,或許續約不跳槽、或乾脆辦新門號會是更好的決定。首先跳槽需要額外 $240 的手續費,再者如果原來是 2G 門號,跳槽後會「自動升級」成 2G/3G 通用的 SIM 卡,沒用或不能用 3G 的照樣能套 3G 費率(我舊門號因此不能用 2G 的最低月租費,除非去換 SIM 卡),好處是當你「升級」3G 手機時就不用換費率和晶片。此外,上面提到的問題,像是國外手機驗證碼「很可能」就不能用,還有系統轉換的陣痛期(收訊會不好或中斷,不過現在規定三天內就要改善和完成),親朋好友再也不能單就號碼來判斷網內外等等,都是申辦門號可攜後可能會遇到的。

講那麼多,以上就是我換新手機 Magic 的時候,當下毅然決然直接辦新門號的理由啦(因為一換號碼,一狗票人總好奇地問為什麼、還「熱心」地告訴我有門號可攜這回事..)!而我在買手機辦門號的時候,和我一樣對遠傳積怨已久的阿米,因為綁約已滿、當下也辦了從遠傳 NP 到中華電信門號的手續,她的手機很新,於是選擇跳槽綁約「月租費半價」的方案,直接拿來折抵通話費比較實際。因此以上「陣痛期」、「手續費」都是阿米才經歷過的(不過剛 NP 好像來電鈴聲都會被「強制」改成 NP 通知,讓打給你的親朋好友知道你已經換系統商了,要自己打電話給客服取消)。我的舊門號會保留一陣子(在我的 P900 裡面)、不過調成最低月租費(2G 手機卻只能用 3G 的最低月租費 #$%),要做一段時間的「雙槍俠」、等一些重要聯絡電話徹底轉移後才去停掉。還有另一個原因是我的舊號碼一直以來就不喜歡它的一些諧音,換了新號碼也比較好記(雖然大家都用通訊錄、也沒在記)、也解決我長久以來的不滿(阿米幫我挑的),換新換新,也希望新號碼的垃圾和廣告能更少才是。

2009-07-20

無線藍牙耳機 - Sony Ericsson HBH DS200

在買我新手機 Magic 的當下,無良的銷售人員看準我想另購配件包(台製電池)的心態,連帶勸敗了我特價還能再折抵 $500 的無線藍牙耳機:Sony Ericsson HBH DS200,淺意識裡一直想買一組藍牙耳機的我好像被催眠了,看著迷人的小綠球,想著折扣、還有我和阿米的手機都能用的誘惑下,莫名其妙就多帶了一組無線耳機回家,沒想過是不是真的划算,只確認了手機的支援程度,還有其 A2DP 的規格,跟著配件包就一併刷了回家,只能說當下銷售人員擊中了我的甜蜜點,讓我沒啥抵抗力就敗下去了~

回來翻了翻文章,發現四年前我買藍牙傳輸器的時候,就已經有計畫買藍牙耳機,放棄的原因是後來才出現的 A2DP (Adve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立體音訊傳輸協定。傳統藍牙耳麥大多用於車用免持聽筒,只需要單耳單聲道,後來藍牙的應用越來越多,電腦很多都內建藍牙介面,手機也不只是拿來通話、很多人直接拿來取代 MP3 Player 聽音樂,單聲道的藍牙音訊傳輸不敷立體聲音樂聆聽的需求,因此有了 A2DP 的新標準,不然以往想要聽立體聲音樂,只能乖乖地接有線耳機才有雙聲道的輸出。當然耳機有支援 A2DP,手機也要支援才能配對成功,碰巧我和阿米的新手機都有支援,要用手機聽音樂或當免持聽筒時就可以擺脫接線的羈絆了~

經過第一次配對、敲入識別碼成功,兩者連接後我 Magic 所有聲音的輸出就都從無線耳機裡出來了,試聽了一下音樂,果然有立體聲啊!姑且不論 Magic 的音樂輸出品質、還有附贈的耳機效果如何(反正我也分辨不出差別),建立關係以後,以後只要打開耳機、打開藍牙,兩者就自動配對連線,使用的過程相當順利和簡單,如果不滿意內附的標準款耳機 (HPM-64),也可以依個人喜好更換標準 3.5mm 接頭的各式耳機,使用上也相當有彈性。藍牙本體相當輕巧,也可以偷用阿米的手機充電器來充電(如果可以用 mini-USB 更好),比我想像中的立體聲藍牙耳機更輕巧方便。

不過事後是有點後悔,因為查了網路上的價格,根本也沒啥優惠到,而且根據網路上的開箱文,這玩意應該是出來好一陣子、現在神腦根據定價才在做清倉促銷!東西雖然也還不錯,但這個舊款沒有音量調整、也不能換曲,能選擇的話應該再加幾百塊買更新款的 DS205 才棒啊!這個教訓告訴我們,當被勸敗到自己不熟悉、沒做功課的玩意時,不管他講的優惠有多好、自己有多想要那玩意,當下還是要保持理性(或請同學馬上上網做人肉搜尋確認價錢和規格),千萬不要莫名其妙就刷卡,以免造成一絲一毫的遺憾啊!

2009-07-17

入手白色魔術機 - HTC Magic

雖然我的 Dopod 575 退役後,改換阿米的 P900 頂了三個多月,但我心中從未放棄找尋一台完美手機的理想,中間也曾考慮過 Diamond、Diamond Pro、Sony X1,後來改看 iPhone、Diamond 2,怎麼看心中總有一些缺憾,遲遲無法做出決定。後來渾名 Gphone 的 Android 手機出了二代,也就是魔術機 HTC Magic (G2, HTC A6161, 規格在此),看了眾多鄉民前仆後繼地開箱試用,評價反應幾乎是一面倒地稱讚,就連 3C 集散地 Mobile01 的站長,經手玩過都忍不住跳出來辦團購,甚至打算開發網站在該平台上的應用。經過一段時間的關注和等待,終於等到了好的時間點,也確信這的確是當下最適合我的智慧手機,週末就衝去神腦門市帶一台回家了!

話說現下智慧手機分作六大陣營,分別是微軟的 Windows Mobile、Symbian (Nokia 最大宗)、Apple 的 iPhone OS、Google 的 Android、Blackberry 和 Palm 的 Palm Pre,我除了 Palm Pre 沒玩過(三四年 Palm PDA 經驗也算嗎?),其他多多少少都有摸過:像我用很久的 Dopod 575 是 WM 2003、P900 是 Symbian 7.0、同事曾熱情借玩 iPhone 3G 和國外代購的 Android G1,最後何姓友人也借過我玩他們公司代工鍵盤的 Blackberry,其實每個平台各有所長,除了基本通話,都在上面加值不少智慧功能。不過在設計上,為了提供各種應用、反倒很多都偏離了「手機」的基本需求,像要通話清晰、簡單易用、輕薄短小便於攜帶等等。WM 的手機常給人家複雜的感覺,像那個該死的開始鍵、選單,和操作電腦類似的邏輯,要加裝軟體,一樣要先複製或同步到手機裡再來安裝,一樣有 Reigstry、檔案總管,單純想用手機的人看到這大概已經昏倒了。不過也因為 HTC 的努力,WM 手機已經從磚塊 (WinCE 時代) 進階到現在正常的大小,配上觸控介面,降低使用門檻也提昇了一定的市佔,不過,我相信大多人還是單純拿它來做一般手機(加一點遊戲),會搞刷韌體、論壇搜尋軟體來裝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如果這樣買那麼貴的手機真的是浪費了。Symbian 平台「易用」的程度比 WM 稍好,可能作業系統比較穩定封閉,相對的手機的問題和當機現象比 WM 輕微,但,怎麼新搭載 Symbian 的智慧手機都要那麼大一隻啊 (像我的 P900,Nokia 最新的 N97) ?不管有啥應用,這就一整個失敗啦!另外談的是 iPhone,它的確為智慧型手機市場帶來震撼性的改變,易用的介面超級流暢絢麗、App Store 的軟體下載安裝又簡單方便、體積大小也還能接受,這手機界的後起之秀的確有不少異於常人的創新,讚!但,封閉的系統阻斷了很多應用(閹割的鏡頭、GPS 使用不可、沒 3G 數據機功能...),而且不是硬體做不到喔,是官方「不准用」,好玩耗電卻不能更換電池、還有滿街一堆以為拿著 iPhone 就很時尚的人(不知所謂的名人和鄉民...),這反倒讓我不那麼想去親近它。Blackberry 在國外比較受歡迎,但螢幕不夠大、手機也不小隻,它的鍵盤英文很好用、但中文卻不大順,國內接受度也不高,也只有台哥大引進。Palm Pre 沒機會碰,雖然以前 Palm OS 的穩定好用形象能吸引一些老人,但它起步太慢(市佔都被搶光)、又缺乏殺手級應用(開發工具才釋出沒多久),除非能大逆轉,不然可能也很難和現存「五大門派」競爭。

接下來談本文重點:Google Android 的手機平台。首先它和 iPhone 類似,一開始並不單純以手機通話為基礎來設計,iPhone 是建立在其大賣的 iPod 多媒體應用上,Android 則是建立在 Google 專長的網路服務上(所以如果要用 Android 手機,最好先有個 Google 帳號)。這樣的行動裝置,一定要簡單易用,平台開放,才能吸引眾多手機商要求授權製造、吸引眾多使用者來開發上面的各種應用。微軟在 WM 平台上是狂授權 (賺),所以這類 WM 手機百家爭鳴(各型按鍵、解析度都不大一樣.. Orz),但上面的應用要靠廠商客製或使用者各憑本事;iPhone 則是硬體作業系統封閉,不過提供平台讓大家「貢獻」各種軟體,透過 3G 網路來分享以及做各種多媒體應用;Google 各取其長最是高明,作業系統一樣採授權方式讓大家來做 Android 手機,平台上一樣建立像 App Store 的 Android Market(這裡有瀏覽器版本),前後端都能吸引大家採用,這樣市佔和應用才衝得快。在介面上,採取和 iPhone 類似的觸控介面,又導入 Google 擅長的 Widget,使得 Android 的桌面不但能和 iPhone 一樣流暢好用,也能像 WM 一樣加掛自己所需的即時資訊,算是結合兩方專長。最後和 Google 本家各種服務相整合,像是 GMail、Google 聯絡人、Google 日曆、Google Map、Youtube,瀏覽器和 Google 搜尋當然也是上網要件,以上已經構成與各家競爭的軟體優勢了(其實除專用軟體,各種平台還是可以去存取 Google 服務的 Mobile 版本)。Google Android 最後找上有長久代工智慧手機的 HTC 來打造硬體,第一代「試水溫」用的 GPhone (G1, or HTC Dream) 上市之後,雖然帶鍵盤的龐大身軀讓人家覺得根本這是個「工程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還有 Android Market 的耕耘,終於推出了新一代相當成熟的 Magic,脫胎換骨的 Android (Version 1.5, 別稱 Cupcake) 總算擁有與其靈魂匹配的「肉體」,比起 iPhone 更輕薄短小、能使用記憶卡、更換電池(這才是手機啊),又擁有其順暢介面和分享平台,到此算是截長補短集大成、像樣的完美手機總算是誕生啦!

這是 Magic 實際拿在手上的大小,螢幕顯示的是手機裡安裝的應用程式(圖片引自 Mobile01

Magic 是正式在台上市的第一台 Android 手機,由於我是中華電信門號、拿中華電信客制化的手機,搭配了 mPro 3G 上網吃到飽,所以充飽電上 SIM 卡,開機敲完 Google 帳號後,一切就都搞定啦!預設手機同步上網更新,我又是 Google 的愛用者,所以新手機開完機裡面已經充斥我在 Google 服務裡的所有資料:點入 GMail、所有的 mail 都在裡面;點入聯絡人,Google 的通訊錄早已同步進來了;點入日曆,我 Google Calendar 上的所有待辦事項一樣不少,更別說桌面上客製化的天氣資訊、日期時間、股市行情、即時新聞、星座運勢,全同步到最新的狀況,感覺真是太神啦!上個網吧,在熟悉桌面上的 Google 搜尋列敲入關鍵字,瀏覽器馬上跑出相關網頁,點入連結、手指在網頁上拖動,想像以後就算人在外面,突然需要 Google 什麼資料時,不用再打電話玩支援前線、請朋友幫忙人肉搜尋啦(不過螢幕解析度不夠大,一般網頁都要捲來捲去 XD)!身為「上網裝置」輸入也很重要,內建的中文輸入法很不錯,手指太粗不適合直向輸入?沒關係,螢幕橫過來觸控鍵盤就夠大了!兩手拇指敲起螢幕鍵盤,雖有時還不習慣會誤觸,但感覺比起用觸控筆點小鍵盤要爽快太多(和 iPhone 一樣、Magic 是也是用靜電電容式觸控螢幕,不能用觸控筆這種累贅套件滴~)!還習慣用傳統五向鍵來操控手機?沒關係,Magic 搭載一顆軌跡球,輕觸軌跡球一樣有方向鍵的效果(不過這玩意我想是設計來打電動的..)。其餘六個按鍵:「撥號」、「掛斷」是每個手機都有的,而 「Home」 首頁鍵就是回到首頁、「Menu」就是跳出設定的 Menu、「Back」就是回上頁、「放大鏡」就是搜尋鍵,看到應該都想得到是幹嘛的(以上加說明都像是廢話..),加上旁邊的音量調整,說它再簡單易用應該也不為過~

手機預設的三個頁面,用手指滑動翻頁,其中新聞、股市、星座、氣象都是中華電信客製的 Widget,圖示及搜尋則是 Google 內建服務(圖片一樣引自 Mobile01

兩個月前 Magic 上市後我就一直在關注他的價錢,一開始仍是貴死人不償命定價破兩萬,後來市場空機價也是要一萬八,而我之前的綁約早就到期,其實在等的是電信業者的門號綁約專案。本來 Magic 上市官方綁定中華電信、上面也已經有客制化服務和軟體 (Hami),但市場上因為 iPhone 3Gs 的公佈、使得中華電信趕先出清舊 iPhone 庫存,也怕 Magic 衝擊到 iPhone 客群,因此上市一個月後才和 HTC 開記者會發佈費率方案。專案一出,本來當天就想跑去敗,不過在 Mobile01 Android 板上爬文爬到一半,發現了站長都跳出來辦 Maigc 團購!我為了貪小便宜急踩煞車,多等了兩週看團購優惠內容,直到方案公佈,發現不能分期、要等宅配還限 VIP,雖然贈品也有數千的價值(Papago X5, 電池..),但等不及的我還是當下跑去神腦辦理(部份門號的問題還是要去門市解決),當天就坐擁 Magic 啦!等待當然是值得的,原先空機一台就要近兩萬,這還不含 3G 上網的月租費,搭配專案用我原來的費率(大家講 589)、綁約兩年,不但通話費多送 40 mins、送 200 通簡訊、Hinet WLAN 免費,這樣手機也只要 3000 塊!雖然當天我還是刷了 $18,800 給中華電信,但其中 $15,800 (18,800-3,000) 叫「預繳」,也就是可以用來每個月抵扣通話費和 mPro 上網費的!說再簡單一點,人家花一樣的錢只能帶一台手機回家,我辦專案除了一台 Magic 以及前述通話和網路優惠,而且還包含 3G 上網吃到飽將近兩年!比起一般門號續約折扣手機三五千,買這類智慧型手機還是要搭配專案才划算啊!(註:以上專案都只到八月底..)

入手幾天以來,每天都有讓我驚豔的應用,這些都是來自 Android Market 下載的程式,像是搭配手機系統的定位功能(不需 GPS 就知道你在 Google Map 的大致位置)、利用所在位置找出附近吃喝玩樂景點(即時更新的 Places Directory)、指北針和金屬偵測器(搭配內建的電子羅盤)、GPS Logger(My Track,搭配內建 GPS,要導航請用 Papago)、條碼掃描(Barcode Scanner,搭配手機相機)、體感應用(搭配手機的位置感知器),網路服務則有 Google Reader、Skype、MSN.... 說著說著怎麼像是一台上網電腦 + GPS + 羅盤 + 相機 + 攝影機的萬用裝置(因為還在玩軟體沒下載遊戲,不然應該可以多加一項「掌上遊樂器」)!以 Magic 的螢幕大小、便利的輸入操作介面、輕薄的外型,已經不單純是一台手機、PDA,這正是我一直在找的隨身行動上網裝置!為了上網攜帶筆電還是太沈重、MID 不成熟又像磚塊,行動裝置還是結合手機二合一才是王道啊!

我想入手 Magic 的人都只會挑剔它一個缺點,就是電池沒檔頭啊!一顆一千多 mA 的電池玩一天都頂不住(ㄟ..那也是因為忍不住一直去看更新的資訊、收一下郵件、玩一下軟體..),還好它用到處都有的 mini-USB 充電、我也多添購了一顆電池。本文只是簡單紀錄入手 Magic 的過程,專業的開箱文請參考 Mobile01 Android 板上眾多鄉民的精闢介紹(以上圖片引自 Mobile01 這篇文章:HTC Magic 初心分享 - 開箱與介面篇),軟體介面和流暢度人家也有錄影演示(軟體圖片引自Mobile01 這篇文章:HTC Magic軟體使用心得分享),交代完敗家文我要繼續去玩我的 Magic 啦~

下圖是左邊是 Android Market 裡「我的下載」,裝過的軟體有更新會自動通知喔!右邊是 Google Map 搭配 My Track (免費) 做出來的行車軌跡,軌跡檔可以直接送到 Google Doc 或 Google Map 的 My Map 喔!

下圖是結合手機相機做出來的 Barcode Scanner,時下流行的二維條碼 (QR Code) 也能掃描和識別。如果打開 GPS,拍的照片會自動加上 GPS 座標,甚至可以直接分享到網路相簿(內建還只支援 Picasa,我要 Flickr 啦!),以上圖片都是引自 Mobile01(我不會截圖、又懶得拍)

回應: 2

 

2009-07-09

更換網域: abin.twidv.com

之前申請、用了一年半的 azhai.org 網域,看久了總覺得不順眼,但是因為拿這個網域名稱來註冊兩個 Blog、Google App 以及一些服務,一時半刻要改也很累,重點是也想不到什麼又短又好記的網域來取代,所以就耍懶一直沿用下去。有天突發奇想,就又去 GoDaddy 去踹,剛好碰到上面有網域 discount 的活動,而且價錢頗便宜,踹到不錯的網域名稱衝動就下訂了,之後有空再來檢視、如果換網域對已經在用的服務要做什麼修改和調整,然後慢慢進行,所以註冊網域成功雖然是五月多,但拖到七月 Blog 才正式採用新網域(其實已經上線測試一週了)。看看網址列,沒錯,新網域用的是最「牛B」的 .com、取名 twidv 是標記「台灣個人使用」,直接從 idv.tw 倒過來抄的,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二級網域「送禮自用兩相宜」,如果未來誰要開店,也可以大方地饋贈網域拿來做「官方網站」(像 curry.twidv.com 已經預定給張姓友人開咖哩飯專賣店使用啦),以 GoDaddy 強大的網域管理功能,配合 Google App 的應用,單純的二級網域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這樣才不會侷限一個網域只給一個網站使用。

來紀錄一下價錢的部份。根據國內的收費標準,*.tw 的網域公定價都是一年 $800、五年 $3400,而 idv.tw 則是半價,有些優惠和續約折扣上去,一年可以再省個一兩百吧!不過如果要申請 .com 或是 .org 這種「國際型」的網域名稱,價格比國內網域還便宜一點,不過折扣上就比較硬了。幾年前我之所以去註冊 GoDaddy、並申請它們的網域服務,就是因為它直接提供各式網域註冊,而且是經過 Google 認證(有掛勾,Google 服務還提供 Step by Step 的設定步驟..),所以要玩任何 Goolgle 支援自訂網域的服務應該都沒問題。後來發現,GoDaddy 實在太強大,而且支援的服務和設定相當複雜,但價錢卻相當親民(還有網路 coupon 可以折價),像我之前的 .org 網域續兩年折扣後才美金 $15.4,而我用的新 .com 網域「五年」也才 $38.45,和國內申請 .com.tw 「兩年」的價格差不多(國內申請還要填一堆資料、什麼營利事業登記證..),所以當然跑去申請 .com 的啦!不過要注意的,因為 .org & .com 之類國際網域有促銷,在 GoDaddy 才會這麼便宜,如果愛台灣跑去 GoDaddy 申請 .com.tw 或其他 .tw 網域的話,那價錢就沒那麼漂亮、甚至可能會更貴,所以申請前還是要根據需求貨比三家。

這次更換網域前,要先測試自動轉址的問題。因為換網址後大部分在 Google 搜尋得到的文章連結,都還是在 azhai.org,我不希望這些連結全都失效,於是要能讓原先在 azhai.org 的固定網址都能自動轉到 twidv.com 去,當然 GoDaddy 內建這類 Subdomain forwarding 的功能(也支援 Mask/Cloak),所以設定生效約莫幾分鐘,所有 azhai.org 的連結就都無感轉移到 twidv.com 啦!加上 Blogger 支援的自訂網域,網站 Blog 更換網域這件事一下就完成了(而且一點感覺都沒有)。

當然事情沒有這麼單純,原來有些文章內的連結網址,還是用 azhai.org 的固定網址,一旦我 azhai.org 網域的註冊失效又不續約的話,文章中的固定連結就掛了(雖然現在本來就有些舊文章對外的連結是掛的)。另外,Blog 上也裝了 Google Analytics、計數器、流量統計等服務,雖然換網址後數據要被 Reset(這我不 Care..),但新網域也是要重新註冊計算安裝,以上都是要再花時間調整的,不過經過調整的陣痛後,這個網域應該就不會再換了(因為付了五年的錢 XD),原先申請在 Google App 的服務,也在新網域上依樣畫葫蘆弄了一套(剛好,這兩天 Google App 也拿掉 beta 字樣了),到此算是可以擺脫掉舊網址、一切都換成新的啦!

虎爛那麼多,其實本文目的是以下的「公告」:原來的 *.azhai.org,即日起統統轉成 *.twidv.com 啦!本 Blog 的網址變更成為 abin.twidv.com,如果把本站紀錄到書籤(我的最愛)或其他 Bookmarklet 的人,請麻煩更新一下,如果有訂閱 RSS 的朋友,那不用改、Feedburner 會自動調整轉向到新網址。而舊的 azhai.org 因為續約沒多久,所以自動轉址會持續到明年底,中間這段時間就等網路上的各種服務和 Search Engine 更新連結,而到期後舊網址就終止不用了,希望舊雨新知繼續捧場啦!

回應: 10

 

2009-07-08

本站留言板 (Message Board)

這邊是 Abin's Note Blog 的留言板!

用了一段時間的 cbox,雖然這個留言板服務很不錯,但我自己常常沒在看,有留言一擺大概一兩個月都沒注意到,如果留言板還要搞到 e-mail 通知又太 over,而且這也不支援 RSS 訂閱,不去注意的留言板應該也失去了它的效用吧!所以乾脆就取消掉了!但是如果對 Blog 有些非關特定主題的留言(來打招呼簽到?!)、或是不知道該在哪個地方發問的主題,沒有了這樣的留言版似乎又很不方便,所以我就發了本篇文章,打算利用 Blogger 的文章留言功能充當留言板,一方面可以提供 RSS 訂閱提醒、另一方面也可以用 Blogger 的郵件訂閱讓讀者來關注,功能性和實用性上比起 cbox 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要打屁就在這邊留言吧!不過留言的禮貌還是要注意一下,不然留言是會被無視的,畢竟公開的網路上,一種米養百種人啊!最後,還是歡迎鄉民和路人在這留言,想私密留言 PM 的,還是請寄 e-mail 吧!

回應: 5

 

2009-07-01

桃園觀音一日遊

這陣子都在忙拍照的事,所以沒事就往外縣市跑,以找拍照地點之名行玩樂之實。前兩週跑了新竹和桃園找了一些景點,後來給攝影師看過照片,他覺得阿米以前在海邊風力發電大風車、和朋友拍的自拍照「質量」相當高,不過那個景點不是很好找,因此這個禮拜沒事就先去探路,看看這個位於觀音海邊的大風車位置到底在哪邊。正巧我的小 G 裡也有這個景點,雖然友人曾說從八里過去比較近,我們最後還是照 GPS 的規劃、走中山高接國道二號,從大園下交流道接到西濱快速道路,抵達位於桃園縣的觀音鄉。

其實我們對觀音鄉相當陌生,這是個有靠海相當傳統的農業鄉鎮,看到路邊的旗幟才知道,這個地方的特色農產是蓮花,雖然這幾天正逢「2009 觀音蓮花季」活動開始,但我們的目標是濱海的大風車,所以就沒特別去參觀囉。回來 Google 才知道,雖然觀音是個農業鄉鎮,但早年因工業進駐,沒重視生態污染問題,在 1982 年發生台灣第一起的「鎘米」事件,大潭村附近的工業廢水影響附近的稻田,讓當地居民健康和農產蒙受重大傷害和損失。雖然事情過了二十幾年,但給當地帶來的傷痕仍未撫平。觀音鄉之所以種蓮花,其實也是為了境內水脈大堀溪的生態保育,當時引進台南白河的蓮花,是用來擔任當地水質的檢測員,當然現在轉變成特色農產,反倒成為吸引觀光旅遊的資源作物。當我們車行到濱海公路時,映入眼簾的是相當荒涼的景色,但海濱卻有著一大片新規劃的工業園區!因為土壤被污染,農地已經沒法再被使用,縣政府於是將該地重劃成「桃園科技園區」、「環保科技園區」和「大潭工業園區」,希望經過重新規劃後,可以替當地找到新的出路、也能有另一番的發展。沿著濱海公路、挨著工業區往西,終於讓我們找到一整排佇立在海邊的風力發電大風車。這一整排的風力發電塔,是從大園沿海延伸到觀音,總共有二十幾座,比起之前我們看到過的都更多、更近,路邊不會有路標教人怎麼過去,因此我們沒上快速道路、慢慢挨著平面道路開,希望能找到小徑直接開進海灘邊風車下。我們誤打誤撞找了一條往右側海邊的小路,盡頭豁然開朗,果真讓我們直接開到海邊、找到這座還有瞭望亭的「十號風車」,嗯,趕緊用 GPS 收入我們的私房景點,下次來才能找得到。

觀音沿海的大風車群、我們開車直接到海灘邊(小黑在正下方)、旁邊的海灘(一根根的是籬笆)
20090628 152540 作者 Abin 20090628 150655 作者 Abin 20090628 152200 作者 Abin

跳很多次才拍成功的空中跳躍照片、在沙灘上做日光浴的阿米、和阿米的自拍合照(當地的風和陽光都很大..)
20090628 151420 作者 Abin 20090628 151007 作者 Abin 20090628 152059 作者 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