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

Garmin 就甘心~

年假結束前和米米去新竹玩,又去城隍廟拜拜,照例帶著我們的小 G - Garmin nuvi 310 GPS 上路導航,不過才上快速道路沒多久,突然「失去衛星信號」,怪了,天氣好得很、又沒隧道遮蔽,怎麼突然小 G 就陣亡了?雖然根據它掛掉前規劃的路線一樣到了目的地,但我們想找下個景點玩耍的能力和動力就消失了(因為每次我們都是靠 GPS「走著瞧」、臨時亂走亂玩),車上備用的實體地圖也不大管用,所以在新竹晃晃沒多久就回家了。想想最近 GPS 也沒摔到、了不起就是收到 Garmin 通知去更新今年的最新圖資 (v8.62),怎麼突然就收不到衛星的信號哩?偏偏開機後前幾秒又好像收得到衛星、之後才又都沒有信號,不知道倒底是韌體或軟體爛掉,還是其實是硬體故障?我也試圖自己更新機器所有相關的軟體和韌體、去 Google 和 Mobile01Garmin 版看看有相同的症狀,不過都徒勞無功,算了,只好送修了。

不過送修前,也看了不少討論區中提到關於 Garmin 的維修態度和處理。基本上維修的客服專線超級難打(記得用市話打,不然用手機可能等到通話費爆台),不過在應對和處理態度上都還算不錯,至於實際維修處理,幾乎一面倒的評價都是:「超讚」!只要故障的機器送回原廠、明白地描述問題狀況,過幾天就能取回一台搞定了的機器!即便只是扣具斷裂、掉電池蓋(換新的給你),或是嚴重如液晶螢幕破碎,原廠都不問保固、不問原因,直接幫你維修到好,而且處理速度很快(一般件往來四五天,特急件也會優先處理),維修結果也都讓人滿意,重點是:不用花到半毛錢!這...根本是佛心來的吧~

跟據網友的經驗:只花 70 元就把 Garmin 因人為因素壓破的液晶螢幕給修好,這 70 元,也不過是用來買郵局「便利箱」把東西寄回原廠的費用!原廠修完幫你寄回來,盒子裡也沒有任何索款和繳費單據,是不是搞錯啦?但看討論區這類發文還不少,而幾乎都是誇讚 Garmin 的服務和保固有多棒,好,找個禮拜六(因為官網說維修週六也有服務)、要去汐止 Costco 的機會,「順道」去 Garmin 總部、挑戰真正「連一毛錢都不用」就能修好我故障的小 G!高速公路下汐止往大同路,轉到位於樟樹二路的 Garmin 總部(這裡還算熟,因為米米的姊姊住這附近),啥?鐵門都關著啊~拿起客服專線一樣忙線滿載,不過看到旁邊倉庫入口有位管理員,就直接殺過去詢問。知道來意是送修產品後,管理員先生熱心地幫我到辦公室裡叫人,一位小姐出來收件、給了我張單據,這樣就搞定了!又過幾天,也沒人通知我維修進度和狀況,小 G 就直接被搞定修好並宅配回來,裡面的喜愛點和紀錄都在,送修過程又快又順利,而且,果然沒有收任何費用,Garmin 實在是「就甘心」啊~

其實一年多前在買 310 時做功課就有耳聞 Garmin 的保固和服務態度,加上其不定期免費圖資更新(台灣自己人才不用錢喔)、定期提供免費景點書,以及開放式的景點編輯介面(因此大家都能整理自己的景點書自用或分享,別家 GPS 要用還得從這轉檔),一直以來都找不到什麼能挑剔的理由。即便現在 GPS 大行其道,連手機、PDA 都參一腳想分食大餅,身邊的同學朋友我也還是推薦 Garmin 這個品牌(至今被我勸敗買 Garmin 的人最少也有六台了吧)。經過這次的維修經驗,更讓人感受到該企業服務的誠意,不但沒有因為不景氣而縮水,反倒持續加強與使用者的互動和連結(近來還推出 myGarminBlog維修查詢)。誠如「海角七號」的成功是靠口耳相傳的行銷模式,每個企業公司都知道這一點,但能像 Garmin 大方、完整的售後服務(像我都過了一年保固期、照樣免費維修),才能讓人安心,也更放心地推薦身邊朋友來使用。介面漂不漂亮、直不直覺都很主觀,而功能強不強、多不多也是其次(阿宅們才會比規格),人都是能被訓練和習慣的,只要該有的都有(保持最新的圖資和景點,才找得到路)、而且不怕用壞(完善的售後維修),能讓人信賴並且用上好一段時間不用擔心的才是好產品。反觀不少所謂的大廠,三不五時推陳出新,但其品質、售後服務和維修的狀況卻讓人不敢恭維,只要碰過一次不好的經驗,該品牌的產品可能就使用者被列入「終生不予採用」的黑名單!反之,做得好的企業,就會擁有為數眾多的「粉絲」,不但會幫忙宣傳、推廣,還會組成「護衛隊」幫忙 Defense,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使用者的心啊!Garmin 在業界一直算是低調,默默耕耘 GPS 市場的國際大廠,幾次接觸其產品後更佩服其態度和對使用者的重視,這樣台灣本土的 IT 廠商,真是值得大家的肯定和學習啊~

2009-02-12

新硬碟入手,WD Caviar Green 1TB

嚷嚷了很久,週末終於跑去光華買了個 1TB 的硬碟。距離上次買 500GB 硬碟差不多一年多,我的小 NAS LinkStation 近來常保持在 80-90% 的 Utilization,一有新貨馬上又要砍檔清空間,為了未雨綢繆,我也在快一年前先入手讓 LinkStation 能接 SATA 硬碟的套件 Kuro-SATA,再來就是一直在觀望 1TB 硬碟跌到合理價等入手了。趁年假期間,先和老闆借個 320GB 的 SATA 硬碟回去試裝,確定 SATA 硬碟轉換 IDE 接面的套件沒問題後,這才敢入手新的 1TB SATA 硬碟。雖然敝公司搞磁碟陣列,三不五時都可以接觸各種不同規格的硬碟機(老闆年前才抱一箱企業級 WD RE2 750GB 來玩,還有傳說中的迅猛龍、Intel 的 SSD),不過再棒、再神都沒法拿回家用,尤其像是個人使用的消費級大容量硬碟更不是敝公司產品標的,所以還是上網購或光華買一個比較快(話說我老闆都已經買兩顆 1TB 了 XD)。

比起以前入手的 500GB,現在多一倍容量的 1TB 價錢還不到當時的七成,但速度更快、介面更新,我買的是 WD Caviar Green 1TB SATAII 介面的硬碟,型號 WD10EADS,Cache 有 32MB 的新產品,其實這一系列 1TB 還是容量最小的,往上還有 1.5TB 和 2TB,不過以價錢和空間來看 1TB 還是最划算的。本來我的需求,新硬碟就是要用在我的小 NAS 上,所以效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空間要大、溫度要低、夠安靜、夠省電,本來還想找 WD 前一代 16MB 版本的 1TB 硬碟 (WD10EACS),不過價差太少(不到兩百)、存貨又都出清光了找不到,所以轉而入手 32MB 的版本。這系列 WD 的硬碟正逢 Green 熱潮,因此除了提昇碟片密度來增加空間,還用了不少技術來減少共振、清除噪音、降低溫度(像是動態降轉速、減少碟片、提昇搜尋效率、採用低功耗元件),兼顧了省電、穩定和耐用等優點,雖然稍稍犧牲存取速度(其實比舊硬碟還是快很多),但拿來儲存大量資料,才是這款硬碟應用的王道啊!

接上電腦先試用,認到的是一個 931.51GB 的硬碟機,實際格式化,才能看到 1,000,104,140,800 Bytes、等同於 1TB 的可使用空間,因為我是用 IDE 轉 USB 的外接線 (加上 Kuro-SATA 把 SATA 轉 IDE) 來玩,因此可以直接觀察這顆硬碟裸機的表現。在噪音上,即便是啟動電源,都快聽不到啟動馬達的聲音,除了在存取時稍稍能聽見讀寫頭移動,其他時間都感覺不到硬碟倒底有沒有通電(共振也很輕微,所以即使在運轉中用手拿起來也感受不大到有沒有在動),運轉兩三個小時後,用手去摸硬碟頂蓋的溫度,啥?是冷的!只有硬碟兩側能感受到微溫,比起原來的 500GB、還有老闆借測的 Seagate 320GB(不過這顆是 Barracuda 的企業版,這樣比不大公平),這個硬碟在聲音和溫度上的表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缺點就是,如果硬碟壞掉、電源沒插好,除非耳朵貼在硬碟上、或用手指「觸診」,不然很難發現啊~)

新硬碟最後還是要上到我的 LinkStation NAS 裡面,實際把玩,在寧靜的環境下,機器最吵的變成是風扇啊!既然硬碟都不大會發熱,電路板也都沒溫度,我想有朝一日乾脆來把風扇給拆掉好了!雖然 2TB 也上市了,還是希望 1TB 的硬碟能撐久一點,希望下次要換硬碟時,空間不只是 Double 到 2TB,而是能用差不多的價錢,直接上 4TB 啦(不過硬碟廠應該都會哭哭吧)~

這裡有兩篇效能的測試報告,可以參考:
擁有32MB快取的節能硬碟 WD Caviar Green EADS 1TB評測
WD 1TB 10EADS 3.5吋 SATAII 硬碟

閱讀全文...

2009-02-09

無線寬頻分享器 Buffalo WHR-G300N

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有個念頭想把 Asus WL-500g 給換掉,雖然長久以來改機也有感情了,但是它的 Wireless (11g) 很怪,時好時壞,而且木柵家裏的電腦和 NAS 都是 GbE 了,家裏區網內互傳被侷限在分享器的 100M 頻寬,所以有空曾經 Survey 過相關的無線寬頻分享器產品。目前 Wireless 的主流是 11n,雖然還號稱是 Draft,但多進多出 (MIMO) 的多天線架構設計,不只收訊距離和效果大幅提昇,頻寬也能從 11g 的 54M 爆增到 300M (理論值,而且還要搭配 11n 的無線網卡),所以要買當然是買訊號強速度又快的新產品。加上手邊本來就有 Wii 和 NDSL,它們都支援日製規格的無線網路認證機制(AOSS ; AirStation One-Touch Secure System,專屬機制所以比較安全、連線又簡單,不需知道什麼 WEP, WPA 還有金鑰什麼鬼的..但這玩意只有 Buffalo 的設備支援),所以綜合上述需求,如果我要換一台無線寬頻分享器,最棒的就是有 GbE + 802.11n + AOSS,而符合所有需求的只有兩台:Buffalo 的 WZR-AG300NH 以及 WZR-AGL300NH。前一台太高檔而且用的人少,即使是舊型目前的零售價還是超高($6XXX),而後一台比較新,但台灣根本沒有賣(日本才有,但沒中文韌體介面,要平行輸入也很頭大),經銷商也回覆我「目前沒計畫引進」!所以現階段殘念,現在 WL-500g 還頂得住、無線上網需求沒那麼大,那就繼續觀望下去吧~結果過年期間反倒是另外一台在老家服役、王姓友人多年前賤價賣我的 D-Link DI-704P A1 突然掛掉了,連 Ping 它的 IP 都會掉封包,Reset 幾次索性整個死給我看,再起不能,剛好此時也有將老家 Seednet ADSL 升級光纖的計畫,過新年換新換新,那就直接買台新的頻寬分享器啦~

因為老家的實體管道狹小,服務商把電話和網路拉到我房間,牆壁又沒預留管線,所以到老弟房間的線路是拉明線繞外牆到他房間(走室內很醜),老哥現在住樓下,也從我房間拉明線到他牆壁的管線裡,這些自己拉的實體線路不可能提昇成高檔的網路線走 GbE,所以上述提及的需求考量拿掉 GbE,考慮中的分享器就多了有能夠入手的選擇:Buffalo WHR-G300N 啦!其實國內網通大廠類似的產品不勝枚舉,而 AOSS 也不是必要條件,之所以選水牛牌主要是其「穩定」的印象。我們家平常不 BT、不養驢子,不用買什麼高貴有頻寬控管或防火牆VPN的設備,根據我朋友在網通設備公司從事研發工作的經驗,國內網通廠的軟硬體穩定和成熟度都有待商榷,就連他自己,也不用自家產品、反倒都用 Buffalo 的,加上以我推薦不少朋友和自己使用的經驗,沒發生過什麼熱當不穩的狀況,反觀很多國內網通廠新產品會發生的各種奇怪問題(去 Mobile01 爬文就知道),算了,還是不要當白老鼠,雖然 Buffalo 的產品比同類型國產品牌稍貴一點點,但穩定好用才是王道,因此即便過年期間光華沒開門,大年初二我還是開車殺到八德路上馬上帶一台回家用。

閱讀全文...

2009-02-04

靈鷲山無生道場

過年期間大家都愛去廟裡拜拜燒香,祝禱新的一年能更順利,加上初三以後天氣轉晴,鄉民大舉出遊,每天幾乎都聽到交通癱瘓人滿為患的新聞。我和米米也想出去玩,想到塞車之苦,那可要找個一般人想不到、但又特殊應景的郊外去處才行。米米突然想到姑姑提過的佛教聖地:靈鷲山,大家也許聽過但又很陌生的地方,馬上上網做一下功課,看來是個寧靜清幽的佛教道場,而且風景超棒,年節來和佛祖頂禮參拜也很適合,所以沒想太多就出發啦~

靈鷲山地址雖在貢寮,但其實入口是過了福隆車站往宜蘭幾百公尺、濱海公路旁的小山路再上去,我們一路走中山高到濱海還算順暢沒塞,不過入山道路因山上停車場客滿一度有所管制,不允許一般小客車上山(要改搭接駁車),好在我們運氣不錯(其實是睡太晚、遊客都開始下山了),抵達時管制剛剛解除,所以我們就一路開到道場的停車場了。其實「靈鷲山」並不是該座山的名稱(該地地名為福隆「荖蘭山」),基本上是該佛教團體的名字,因為佛教修道聖地喜稱為「聖山」,開山的和尚「心道法師」苦行至此,看到這邊的山勢很像印度佛陀弘揚大乘佛法的「靈鷲山」,所以將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也創立了靈鷲山這個佛教教團。為求修道者的清靜,靈鷲山道場常封山或需換證才能進入,不過年節假日遊客和信眾很多,我們也得以和鄉民們一起混進去散步參觀啦。一到道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超大山門「天眼門」,門柱上還雕刻著各國圖騰,感覺有點像日本佛寺的「鳥居」,很有藏傳佛教的味道。順著路往右走,看到了一座超大的金色觀音(多羅菩薩),四周圍繞著佛教的「塔林」,是謂「觀音道場」和「多羅觀音舍利塔林」,很多佛像佛塔上擺著硬幣,聽旁邊導覽領行的比丘尼說,都是信眾「供養」的,另一方面也有許願祝禱的作用,因此我和米米也掏了幾個硬幣,考驗手感和平衡感,把硬幣擺到佛像的身上,希望觀音和佛陀能祝福我們來年順利~附近地勢比較高,不但可以眺望山景,還可以俯瞰連天海景,加上空氣清新、四周參觀的大小鄉民們也有保持聖地的寧靜,在步道林間散步,心裡真是有股祥和平靜的感覺~

入口的「天王像」、「天眼門」、還有黑面金身的觀音像
20090129 154705 20090129 154931 20090129 155053